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117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182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正>十一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其相适应,江苏的三农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虽然很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力推进思路创新,积极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型三农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2.
马秀松  张贤明 《探索》2012,(6):114-118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人民基本权益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观念共契、政策协同、制度相容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预期功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坚持公益性文化成果共建共享和均等受益的价值取向,以服务型政府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多元协同机制确立、评估体系制定等作为积极推进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3.
作为一种激进的批判话语,德里达解构的马克思主义同马克思存在三处交集: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深度解构;对历史生成性和开放性的强调与坚持;对资本主义的激进批判和人类解放的积极憧憬。然而,话语交集背后的深层逻辑却是异轨的,这从反面给今日马克思主义研究带来两点启示:一要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主导方法论范式,辩证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变迁;二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何以及如何生产保持高度自省。  相似文献   
134.
价值观念问题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冲击和巨大影响 ,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价值观念的变迁 ,成为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此相应 ,对价值观念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哲学理论界的一个学术热点 ,人们对价值观念的定义、实质、内容结构、特征、变迁的机制、当前我国价值观念变迁的主要特点及其趋向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一、价值观念的定义及其实质目前 ,学术界对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而存在 ,已达成了共识。但围绕价值观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35.
实行知识产权战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创新战略、专利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品牌战略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技术创新战略是基础和前提。本文着重就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几点战略和策略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6.
黄兰松 《法学论坛》2020,(3):112-119
当前流行的法治观念与国家治理在价值立场和制度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张力,这根本来源于理念型法治与国家治理所面临的实践难题之间的裂痕。国家能力是指国家将自身的意志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不同于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使用,它更多表示的是国家对于社会需求的回应性。实现优良治理,国家能力建设可谓至关重要。就与国家能力的兼容性而言,那种嵌入国家治理逻辑之中的治理型法治观念更为可取,其不仅可通过规范官僚机构的行为、塑造官僚精英的自我认同、增加制度供给来提升国家的制度化能力,而且能够从铸就公共政治文化和法律判断的正当化角度增强国家的合法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7.
胡弘松 《法制与社会》2013,(35):291-292
人的尊严从中国古代开始就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稳定和谐可以为人的尊严提供相对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而经济的进步可以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人的尊严也要有健全并完善的政治环境作保障。法治是保证人的尊严并不仅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抵制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以人的尊严为框架的法治社会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人的尊严在法律上的意义看似简单,实则有其丰富的内涵,其法律上的概念难以定义。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也难以把握和运用。近年来,人的尊严在社会上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法律上人的尊严作为维护法律秩序的基本底层,更是评价法律的执行是否正当合理的标准和核心,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并尊重人的尊严是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把人的尊严非常细致到生活工作中,保证每个人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才能确保人的尊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8.
爱松 《中国监察》2011,(7):45-45
贺国强同志在今年1月出席中央纪委监察部2010年度竞争上岗任职人员集体谈话会时,要求年轻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要"修身、勤学、敬业、自律",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应有贡献.关于敬业,贺国强同志强调,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一席话语重...  相似文献   
139.
考察诉至法院的案件可以发现,关于非公开信息披露的争议远比公开信息披露的争议多,涉及存贷款业务、理财产品、银行卡服务等各方面。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立法对信息披露规定不够细致,不同的法院在定性、责任分配等上面存有区别,为此需要司法机关及立法机关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进行更细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0.
爱松 《中国监察》2009,(19):53-53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郑筱萸、李培英等一些腐败分子受到严惩。王益、黄松有、朱志刚、陈绍基等正在查处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听到一些议论,如,案子是不是抓多了抓过了,反腐败把老板都反跑了,人不敢待在国内,钱不敢放在国内。还有人说,高级干部成长起来不容易,能不能在决定调查他们之前,先对他们进行一次严肃谈话,促使其改过自新,言下之意,就是要先礼后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