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所谓品质生活就是指优质生活,而所谓优质生活显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层面,而且精神的层面比物质的层面更为重要,因为对于获取优质的生活来说.物质的层面只不过是一个必要的前提,精神的层面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此外,如果说物质层面的提升基本上依靠主体所具有的一定的经济力量的话,那么精神层面的提升却主要仰赖主体所具有的人文素养。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就事实而言.人文素养的提高比经济力量的增强要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意识形态大体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区别:科学致力于探索未知世界,而意识形态则倾向于巩固已有的观念;科学的所有结论都应该是可以被反驳的,而意识形态的各种观念则是无法加以反驳的;科学的所有结论都是可以被批判的,而意识形态的各种观念则是不允许加以批判的。  相似文献   
13.
近来闲着无事,又翻阅起相违已久的孔子的《论语》来,觉得它实在可以当得起一部虽古老而仍年轻的书,其中不少警言至今发人思索。我们且就《雍也》章里一句话略作点生发吧。语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依照大儒荀卿的解释,这话的意思是说,古代学者的求学,目的是为了实践其所学,而当代(孔子那个时代)学者的求学,目的则与此不同。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转述其所学。明言之,古代的学者是把他的所学用作行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就科学对人类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问题或后果加以梳理和归纳 ,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大困惑 ,旨在籍此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读史的理由     
鉴于今天的中国所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乃是一个空前的、全新的系统工程 ,因此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非但不能如许多迹象所表明的那样忽视历史的修养 ,反而应该更加注重阅读历史 ,只不过其理由似乎已主要不再是如培根所认为的可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而是由此强化自己的历史感或即历史意识 ,目的在于使自己变得更为理智 ,并且因此能够更加理性化地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进步对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是有利呢还是有弊?对这个问题的任何非此即彼的回答 ,看来都是错误的。本文所要提供的回答是 :正像差不多任何科技成果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一样 ,科技进步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 ,一方面固然是积极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因此 ,当我们为人类的科技进步高唱赞歌的同时 ,似乎更有必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冷静地对之进行批判性的审视与反思。按照马克思的说法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 ,乃是指“人的先天的和后天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 ,或即“使自己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 ,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马克斯·舍勒的知识社会学理论是围绕人、内驱力与抵制这三个核心概念建构起来的。正是这一具有很浓的生命哲学色彩的构建机制使得他把宗教知识视为最高等级的知识,而把形而上学知识和实证科学知识依次置于宗教知识之下;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的知识社会学理论很难得到我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尽管如此,他的知识社会学的理论确实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由于问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存在,它很大程度上乃是被建构而成的,即被生产出来的,因此,生产问题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问题式——对于学术研究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明言之,只有当我们的问题式是科学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我们才有可能生产出真问题,并且由此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和任何杰出人物一样,雷锋精神既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产物,并且因此,当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集中的体现。 首先,稍加留意,人们便不难发现,从进入成年期到离开人世这不长的时间当中,雷锋一直坚持每天写作日记,每记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几句话,至于内容,则基本上是对每天的所言所行所作的分析、解剖与评价,以及由各种所闻所见所引起的思考、感慨等。他这样做,用伟大的曾  相似文献   
20.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一尽管后现代主义最初(大约是五十年代)在美国主要表现为一种新的、不同于现代主义的美学思想及建筑风格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 ,当它逐渐演化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时 ,它的中心不但从美国转移到了欧洲 ,特别是法、德两国 ,而且 ,它“同样也冲击着社会学、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等领域”(沃·威尔什《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文见利奥塔等著《后现代主义》一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不但如此 ,在今天 ,当人们谈及后现代主义时 ,所想到的似乎主要已不再是文化的及社会生活的那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