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政治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联,特定的研究内容需要特定的研究方法去开掘,而特定的研究方法也需要特定的研究内容去体现。在政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中,政治制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伴随着政治学研究方法从传统研究方法到行为主义政治学范式再到新制度主义范式的变革,对于政治制度的研究也经历了由兴盛而衰落,由衰落再兴盛的曲折变迁。以政治制度研究的方法论变迁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展现出政治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内在关联性。而正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政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2.
政府管理范围变革:从全能到有限 政府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形式,其具有自身的活动边界,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范围也是有限的。一旦政府越出了适当的边界,取代社会系统中其他组织,按照其特定的权力逻辑对社会经济进行作用,必然会导致社会形态的畸形发展,最终影响到社会系统的秩序化运行。  相似文献   
13.
新政治经济学从独特的理论视角为研究现代政治中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开启了新的进路。在政治市场上,选民在进行成本收益的算计之后决定是否参与投票,而政党的意识形态则构成了降低选民政治成本的有效工具。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在选民偏好判断基础上的偏好适应模型和偏好塑造模型进行解释。在偏好适应模型中,选民偏好利益对政党制度和政策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政党采取适应或迎合选民偏好的方式获得选民的支持;而在偏好塑造模型中,政党则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或社会政治权力的运用对选民的偏好进行塑造和影响,以取得选民的政治认同。当前政党普遍呈现出"去意识形态化"和"政策选择趋同化"的倾向,这对政党政治乃至民主政治的存在意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对公民权利意识成长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公共事务治理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的必然要求。从我国当前的政府运作来看,法治政府建设尚在进行中,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15.
曹胜 《人大研究》2009,(6):9-10
社会环境是一个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综合体,所以对人大代表政治意识造成约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