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如何把民主法制建设同经济建设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注这个问题,强调民主法制化,强调依法治国,把民主和法制结合起来,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民主又称无产阶级民主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或国家制度。它是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和其他一切社会事务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  相似文献   
22.
朱前星  黄保文 《求实》2003,(7):36-37
中国传统从政道德的文化症结在于1、中国传统文化对权力价值的认识偏差;2、中国传统文化宗法意识的不良影响;3、中国传统文化治吏机制的历史弊端;4、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理想主义的空想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重申"三个代表",提出建设政治文明的新思路,为革除中国传统文化从政道德的文化症结,建设与时俱进的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朱前星 《求索》2007,(8):127-129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我国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通过加强执政道德建设来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升党的社会整合能力,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本文界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与执政道德建设的内涵,着重分析了执政道德建设与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4.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大方略,其独特的理论特性在于指导特性、实践特性、开放特性和科学特征.  相似文献   
25.
改革开放三十年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问题研究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各国行政伦理道德管理发展的普遍趋势.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建设的研究呈方兴未艾之势,但从整体上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主要从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的概念、价值、功能、内容、途径等多方面展开较浅层的体系化研究.就改革开放30年来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建设研究状况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分析,期望对于我们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6.
社会整合功能是政党功能调适的主要现实内容。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主要运行方式表现为:组织整合、政治整合、思想整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飞速推进,基于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现实调适主要表现在利益整合变得具有基础性、不断培育社会整合组织、以核心价值整合社会。  相似文献   
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要求正确引领相互激荡的多元化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实现社会整合。要实现社会整合,就要通过正确引领社会思潮实现社会的利益整合、思想整合、价值观整合和道德整合。  相似文献   
28.
干部法治建设的实体整合要素在于:遵守干部法治的控权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建立干部法治的不可逃避国家责任与权力及责任相统一的制度;确立干部法治的权力受到制度保障和社会自由的原则与推行干部法治中干部义务的法律化和相对化。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取向,以广西为基本分析样本,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30.
实现社会整合是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执政党的基本功能和重要历史使命。在我国的民族地区,复杂的族群认同、落后的社会经济、多样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交互影响,社会整合任务尤为艰巨。在执政党引领社会整合的各种途径中,执政道德机制与其他整合机制相互配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长效作用。加强民族地区的执政道德建设,应当以社会整合亟待解决的现实任务为中心,促使执政党的组织个人在权力运行、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各方面努力践行党的执政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