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主讲人:舒大刚教授(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兼历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朱汉民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颜炳罡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2.
朱汉民  曾小明 《求索》2010,(9):121-122,251
玄学与理学是一种通过诠释经典而实现思想创新的学术思潮。魏晋、宋明的学者是在重新注释儒家经典过程中完成思想创新,而言意之辨正是他们通过诠释经典而实现思想创新的新方法。从方法论意义上分析、讨论玄学、理学的言意之辨,可以发现这两大思潮在经典诠释方法方面传承发展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3.
朱熹的代表著作《四书集注》完成了儒家的人文信仰的建构。在这部里程碑式的文化巨著中 ,朱熹表达出了更加强烈的人文意识与浓厚的理性精神。然而 ,几乎在朱熹进一步强化儒学的理性化、人文化的同时 ,他的《四书集注》也同时强化了儒学的信仰 ,从而强化了儒学的宗教功能。可以说 ,在朱熹的《四书》学与宋儒的思想体系中 ,人文观念的强化与宗教功能的强化几乎是一体的。那么 ,这种成熟形态的人文信仰具有什么典型特征呢 ?从朱熹的《四书》诠释中 ,他对“天理”的信仰中表现出如下一系列特征 :一 客观论述与主体投入朱熹在诠释《四书》时 ,力…  相似文献   
24.
朱汉民 《求索》2014,(1):26-31
“精神气质”是一种主体化的文化,包含着道德精神与心理气质两个层面涵义。学者们往往以道德精神与心理气质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精神气质”概念,来表达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湖湘文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一种地域化士人精神气质的形成。湖湘士人的精神气质,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湖南人之性质”或“湖南人底精神”。湖湘“民性”与“士习”的渗透与融合,推动了一大批兼有劲悍民性与道义士气的湖湘士人群体崛起。明清以来,湖湘士人以十分鲜明的精神气质,而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特别关注和敬仰。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同时是湖南人的精神气质的建构;湖湘文化的区域特质,特别体现为湖南人在精神气质上的特质。  相似文献   
25.
岳麓书院讲堂之中那两把并不起眼的座椅,似乎仍保留着来自朱熹、张两位巨儒的气息,让后来者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书院大门这副睥睨时空的对联,永远让人只能仰视。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秋天,朱熹不远千里从福建来到湖南长沙,在岳麓书院讲堂与其时主教岳麓书院的  相似文献   
26.
地域文化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域文化的研究探讨中,出现一些因基本概念、思想方法的差异而导致的学术分歧。所以,在深入研究地域文化之前,我们需要首先能够厘清地域文化研究中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文化区域的空间性与时间性在讨论文化区域的时空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文化区域的时空特点。“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性时空概念。文化区域既是一个表达文化空间的概念,它代表着空间关系的文化分类;又包括某个领域内多种历史文化的积累,体现着时间延续的文化历程。一种文化区域一定是一种时空统一的实体。故而,表达时空分类的文化区域概念,必须充分考虑某个特定空…  相似文献   
27.
岳麓书院讲堂之中那两把并不起眼的座椅,似乎仍保留着来自朱熹、张两位巨儒的气息,让后来者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书院大门这副睥睨时空的对联,永远让人只能仰视。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秋天,朱熹不远千里从福建来到湖南长沙,在岳麓书院讲堂与其时主教岳麓书院的  相似文献   
28.
人类文明的日益发展,使得人的主体精神日益独立,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个愈来愈独立的主体精神,如何在浩瀚冷漠的字宙间安顿自己,即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 历史上各个不同的文化系统都对安身立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在主体精神日益崛起、安身立命日益重要的今天,重新考察各个不同文化系统的安身立命方式及其现代意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的主题,就是论述居中国文化体系核心的儒家伦理的主体性精神和安身立命的关系,由此展示儒家文化在解决安身立命问题上的独特方式,以及这种独特方式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