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全球化的新背景给执政党带来严峻的挑战。执政党必须尽快解决思想、组织、作风中的突出问题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烟云还没有完全消散。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露出了胜利的曙光。已经被日本侵吞了14年的中国东北,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和伪满洲国政府,正筹划南迁。它们的下级伪官吏及33万日本开拓团,对此还一无所知。在位于归流河畔的兴安镇上,住着一户姓立花的日本人。父亲立花正市是伪满洲国兴安南省的日籍官吏。他本是日本德岛人。在1940年10月,通过官吏考试后,携家眷来到这里就任的。妻子立花静子为他生了两男两女。长子立花甫,正在小学六年级读书。为了不耽误这个孩子的学业,立花正市把他留在…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是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概念。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凸显了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培养文化自觉,应唤起文化主体的文化觉醒、正确处理好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才建设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习近平十分关心青年的成长,他在不同场合从多个角度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青年人才观,主要有:将青年成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的责任观;强调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素质观;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观;坚持"用当其时""不拘一格"原则的人才使用观。习近平的青年人才观为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促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尊重人才到实施人才优先的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重要作用的认识实现飞跃;从把干部和知识分子视作人才到"人人可以成才",大大丰富了对人才内涵的理解;从注重个人的培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化人才培养的环境,深化了人才培养的理念;由"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实现了人才管理方式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轨迹,反映了党对我国人才工作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培养规律认识的深化,推动了人才工作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日本各财团紧随其后蜂拥而至,吞噬和掠夺我们的资源与财富。与之相配合的“开拓团”,是一支堪称“■部队”的侵略工具。如果说日本关东军和财团蟋踞的主要是城镇、港口和铁路沿线的话,那么作为“■部队”的“开拓团”,则将侵略的魔爪伸到了腑地、乡村,全方位填充了日本侵略的领域。“■部队”的名与实把日本“开拓团”定名为侵华的“■部队”,它是当之无愧的。当年的日本当局就把“开拓团”的中坚力量定名为“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队”;日本1966年由“满洲开拓史刊行会”发行的《…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具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他阐述了机遇存在的客观依据、把握的基本途径、实现的策略等问题 ,形成了较完整的机遇观。  相似文献   
18.
李云智 《长白学刊》2006,3(1):93-96
江浙财团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建立南京国民政府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利用江浙财团,蒋介石曾予其某些好处,但当政权巩固之后,却被他无情抛弃,江浙财团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愿望成为泡影。江浙财团兴衰的历史足以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并不真正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文化内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活动之中,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变动的社会现实的文化应对,是在文化建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理性认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剧烈变动期,培养文化自觉,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文化的要求,以文化为驱动力推动社会发展,建构适合我国社会的文化体系,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云智 《传承》2013,(2):90-91,96
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由于忽视软实力的经营,导致思想混乱,延误了促进民生的改革推行,大国地位衰落。普京执政以后,在独联体境内采取复苏软实力的措施,扭转了俄罗斯的颓势。软实力的复苏是俄罗斯复兴的主要原因。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