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电子治理”即电子化的治理,或者说是治理理念的电子化。由于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它与公共管理的发展要求是相吻合的。因此,政府提供电子公共服务和网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均可称为电子治理。不仅如此,电子党务、电子人大、电子校务等均可纳人电子治理的范畴之中来。  相似文献   
22.
合理理念是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分析和研究管理中的合作理念对于各个领域的管理,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合作理念贯穿于一切合作关系之中。依据组织的边界,我们可以将合作分为组织内部的合作和组织外部的合作。  相似文献   
23.
习近平指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认为,"中国梦",不仅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和世情的准确把握之上的,而且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因此,深入挖掘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使之成为凝聚力量的重要源泉,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梦"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古圣先贤们,凝聚着大众的智慧,在历史的发展中引领着民族进步的文化方向。从仓颉造文字,神农尝百草,文王演周易,黄帝创舟车,到孔子杏坛讲学,倡导礼乐文明,老子柱下传道,阐发道法自然,九流百家,纷呈学说异彩,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25.
电子政务的伦理困境是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瓶颈"。应以治理的视角、整体的视野、系统的思维来分析电子政务的对象和环境。电子社会分化为不同的领域,那么,电子政务就应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相应的作用。构建电子政务的伦理机制,目的就在于以德治来整合电子社会的不同领域。  相似文献   
26.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我国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的指向就是服务型政府模式,全国各地政府也纷纷开展了一场旨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运动。论文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以期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一、单位证明的含义和特征对于单位证明的含义,大多数的文章或教材中是这样表述的:所谓单位证明,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以单位名义向人民法院出具并加盖单位公章的,能够证明案件某一事实的书面材料。但笔者认为,这样的  相似文献   
28.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福克斯等人提出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是后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先锋派。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采用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方法对现有公共行政模式即官僚制以及其替代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立在真实、真诚、诚实和坦诚的对话基础上的话语理论。该理论不仅为克服西方行政理论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两难选择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也对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当今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9.
服务行政模式对官僚制的借鉴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行政民主参与进程的加快和公共服务制度的改革 ,公共行政的服务性在中外公共行政实践中得到了较多体现。尤其是在我国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体现为人民当家作主 ,公共行政的服务导向在理论上是一直得到确认的。“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公共行政的根本价值取向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必要要求 ,也是这一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体现 ;“领导就是服务”则应始终贯穿于行政领导过程 ;而做“人民公仆”是对每一个公共行政人员的基础要求。在实践上 ,服务行政模式的构建也在大张旗鼓地进行。本文的旨…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实践日益创新,这是公共组织学产生和发展的契机,公共组织学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公共组织相关的学科众多,如行政组织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管理学、组织学等。把公共组织学与这些学科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公共组织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从而明确公共组织学的学科定位。而构建公共组织学的理论体系,则是促进这一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