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刑法》第398条对泄密犯罪规定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两种。“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  相似文献   
12.
李华伟 《世纪桥》2011,(21):151-152
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是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中原地区为切入点,探索开放的中原对这种"舶来品"的接纳和融化能力,对较小范围内的中原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进行思考,主要从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寻求中原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端口。  相似文献   
13.
学生党员先进性及其在校园中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座谈、数理统计、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及其在校园中的影响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我校学生党员的精神面貌、推进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团体社会工作让大学生在一个人性化的环境中接受和内化社会公德,是一种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可行形式。借鉴团体社会工作的尊重原则、互惠互助原则、个别化原则,可以丰富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价值体系。借鉴团体社会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和发展模式,可以增加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给政府应对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我们需要准确掌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诱发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及时、妥善应对。具体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要注重搭建网络对话平台,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机制,进一步推进"网络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6.
公安公安,重任在肩。要想干好,必先管好。公安部提出的管好队伍不出问题,干好工作让人民满意,就抓住了公安工作的核心。作为警察个体,应该是管好自己不出问题,干好工作让群众满意。也就是说打铁还须自身硬,“秀”外得“慧”中。实践证明,反面教训告诉我们,干好公安,把好五关;五关不过,难免出错。一是酒关。酒不是别的,谁喝多了谁难受,生活中因酒酿成的祸端举不胜举。有的酒后办案,群众反感;有的酒后无德,动手动脚,刑讯逼供;有的酒后驾车,违章肇事;有的酒后鸣枪,酒后泄密;甚至有的因为喝酒喝掉了饭碗,触犯了刑律……后悔晚矣。当然这仅仅是极…  相似文献   
17.
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特殊的地域性决定了这里是窃密、泄密案件的高发区。据统计,北京市检察机关查办的泄密案件约占全国泄密案件的七分之一。泄密案件引发的社会关注度可能无法与震惊全国的黄松有、许宗衡等省部级高官落  相似文献   
18.
作者不赞成将"应受惩罚性"作为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从犯罪与刑罚的逻辑关系方面;对马克思相关论述的分析;借用"半结构面谈法"进行分析;对刑法第383条、第386条的实证分析.作者提出犯罪的第三个特点应是"罪过",并尝试提出对犯罪概念的一种新表述.  相似文献   
19.
空虚是当代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的根源,空虚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呈蔓延趋势.空虚化的成因主要是大学生对大学教育教学模式不适应,信仰、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缺失,以及对网络过度依赖.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疏于自我管理、生活无意义、认知模糊、缺乏激情、意志消沉等方面.遏制和克服空虚化方法是要发挥专业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强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环境,最终使大学生具有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20.
派驻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检察机制是检察机关加强侦查监督的地方改革探索。该制度的设立符合幂次分布原理应用,缩小了监督盲区,实现了监督与侦查的同步,有效拓展了线索来源。在该制度运行中,涵育了以人权保护为核心的监督理念,有效缓解了检察官“追诉者”立场与“监督者”身份的角色冲突,推动侦查监督程序运行由依附走向独立。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新需求,我国侦查监督路径应当适时更新。在制度上适当调整检警关系,进一步加强监督的实质性;在程序运行上,摆脱对审查逮捕的依附,推动侦查监督的独立运行;在操作上,落实改革要求,推动重大侦查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