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67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77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41.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风文明”建设,就是要求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政府对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分别采取免费直接提供、全额出资购买和对公共文化服务给予适当奖励等三种方式;要着力做好县、乡镇、村、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搭建及平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342.
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动了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理念的根本性变化以及乡村治理技术的突破性变革。新时代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技术场域是科技发展的资源前提、人口流动的场域空置、智能数据的技术支撑。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技术约束有数字鸿沟与技术主义的技术约束、数据短板与“数据烟囱”的工具约束、数据挑战与思维局限的嵌入困境、人才缺口与制度滞后的治理局限。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技术路径在于范式转变与政策设计的治理更新、数字生存与网络协商的治理完善、网络平台与网络素养的建设提升、网络民主与人技共治的措施创新。  相似文献   
34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党的二十大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广西立足实际、深耕东盟,切实以“广西之窗”展示“中国之治”,  相似文献   
344.
李燕 《法学评论》2023,(3):56-67
民事司法与人权保障存在密切联系,民事司法应有效保护人权并在司法过程中实现人的尊严。人权保障的实践积累是我国民事司法人权保障话语构建的基础。“可接近”“可参与”“受信赖”构成民事司法人权保障体系的逻辑起点,形成由“裁判请求权”“程序主体权”“平等对待权”“参与知情权”为核心的概念体系。经由当事人对裁判形成的主导作用与诉讼程序推进的共同作业机制,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通过实践、学理、制度传播实现我国民事司法人权保障话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34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承了几代领导人和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核心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阐释了自然生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也揭示出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的内在属性。将“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践要求。为此,要抓住生态计费、计价、产权、补偿等实践难点,探索有效实现生态经济价值的机制和路径。  相似文献   
346.
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我国既面临着跨世纪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深化改革教育和科技体制,培养和选拔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建立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我国跨世纪知识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