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经济秩序的不同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在当今已不言而喻。欧肯的“竞争经济秩序”、哈耶克的“自发经济秩序”和布坎南的“宪法经济秩序”各有其不同的理论特色。他们的经济秩序思想有一定的差异 ,但绝非完全矛盾 ,都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2.
国内外关于共犯处罚根据的理论成纷繁之势,大致可归为责任共犯论、违法共犯论和惹起说间的对立,而惹起说又分为纯粹惹起说、修正惹起说和折中惹起说。各种观点争执的重点无非是坚持结果无价值还是行为无价值。笔者较为认肯折中惹起说的观点,共犯的不法是由其对法益的侵害性、威胁性加之正犯的行为而共同组成的。该学说没有在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上完全倾倒偏颇,而是将二者融于共犯与正犯中,作有机的评价,笔者认为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3.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高效、循环利用资源,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作为循环经济下的一种新的资源观,可以减少对稀缺物质资源的依赖。本文依据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点,提出了生态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的概念,试图提供一个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4.
侦查是围绕案件展开的,以揭露犯罪事实,抓获犯罪嫌疑人为目的的活动。犯罪嫌疑人是侦查活动的重心,但是,掌握犯罪线索、收集犯罪证据判断犯罪嫌疑人的方向、确定犯罪嫌疑人更多的时候是依靠犯罪嫌疑人以外的第三人而得以取得的。因此,侦查第三人在侦查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划定第三人,将侦查第三人划定为相对第三人和绝对第三人,在侦查活动中区别对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正>洛宁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自2022年履职以来,坚持把开展好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履职质效的重要抓手,不断改进方式、充实内容、完善机制,形成“四步走”工作法,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问题,逐渐成为代表工作的一个“金字招牌”。搭建平台收集建议  相似文献   
26.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它的许多概念和方法都是从其它学科引进或借用的。社会学家们公开承认他们不断地从其它领域的研究中受到启迪,大量借用其它学科中的概念、方法和观点来充实和建构自己的社会学理论。无论是早期社会学家,如圣西门、孔德或斯宾塞,还是现代社会学中的均衡理论、交换理论、拟剧理论等、都希求以“他山之石”来奠定自己的理论大厦。社会学中的功能分析就是这种借用的结果。它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理论观  相似文献   
27.
行政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关于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相互关系的交叉性学科。本文在介绍里格斯行政生态学基本架构的基础上,从行政环境的视角分析中国行政管理在外部全球化和内部现代化的困境,并试图寻求找到协调二者关系的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组织中私人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消极作用,指出只有改善组织自身,才能消除其中的私人行为以求得组织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9.
李金 《学习与实践》2006,(11):89-96
本文试图使用“去身份化”和“再身份化”的概念来把握中国社会在体制改革和市场化中分层秩序所发生的变化。原有身份格局的解体——去身份化并不意味着身份失去了社会意义,它同时也是再身份化的开始,即建立新的身份资源关联、提出新的权利诉求或设置新的社会限制并加以合法化的过程。这一双向的过程至少意味着身份性原则对市场化中利益格局的形成仍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场控制.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为控制群体性突发事件现场形势而进行的指挥活动。公安机关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中,首先要保持信息来源的稳定、畅通。其次要采取内外警戒、现场处置、法制宣传、现场取证的方式方法,进而恢复社会秩序,平息事态。第三要尽快了解两个“核心”。一是“事件核心”,即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根源和导火线;二是“人物核心”.调查事件的发现者以及引发该群体性事件的目的,仔细查明发现事件的核心人物的背景和企图,重点施策.分化瓦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