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多元解决纠纷机制在我国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纠纷解决途径的多元文化传统;民间法与国家法互动的长期存在;近现代纠纷解决的实践。因此,建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符合我国的历史习惯,也利于维护司法权威。目前,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尤其应重塑人民调解的权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自发性地进行了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直存在着的、困扰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实践的难题,即全国"统一"难题和职务、级别二元结构难题以及工资水平确定难题.其破解思路分别是:在公务员的工资结构上,适度加大基本工资的比重,降低津贴、补贴和奖金的比重,制定基本工资全国统一发放制度;建立职务与级别分立的两种体系,借鉴宽带薪酬的做法对我国公务员的薪酬进行改革,分类定薪,注重绩效;建立一个独立的社会薪酬调查机构.  相似文献   
13.
杜万松 《唯实》2006,(1):55-57
从伦理学的视角对民主政治的价值进行三维透析,可以理解和说明民主政治的终极目的是对人的人文关怀;民主政治的程序内在地包含着人的伦理价值诉求;民主政治的实现是内在的道德自觉与外在的制度建设的和谐推进过程。  相似文献   
14.
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拓展的逻辑与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民主给人民管理国家、维护自身权利设定了制度框架,提供了权力运行的政治基础。在政治民主的约定和规范下,只有最大限度地实行行政民主,让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渗透到行政权力行使的始终,实现对行政权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消极控制,才能使行政权力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行政公开与行政参与是行政民主的主要制度特征。把握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演进的历史逻辑,通过理念嬗变、组织结构扁平化、权力下移、运行机制完善和电子政务的推行等手段,适时适度地推进行政制度和体制变革,加快行政民主化进程,是当代各民主国家面临的共同抉择。  相似文献   
15.
杜万松 《行政与法》2005,(10):54-56
公务员退休金制度的核心是退休金的筹集与发放制度,我国迫切需要进行此项制度的改革,理由是:平衡国家与公务员的合理负担的迫切需要;公平公务员之间利益分配的必然要求;实现公务人员与非公务人员合理流动的现实选择。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国家与公务员个人共同负担制度,逐步建立多元的公务员退休保障制度;尽快与社会保障制度接轨,实现公务员退休金管理与服务社会化。具体步骤是:积极稳妥,分类分步实施,并赋予公务员一定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16.
杜万松 《唯实》2003,(12):54-57
我国行政诉讼排斥调解制度似乎已成定论。支撑排斥说的理由主要有 :行政诉讼的被告行政机关行使的是法定职权不具有实体处分性 ,因而不具有调解的可能性 ;行政诉讼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因而无调解的必要性 ;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也是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重要理由。深入的理论分析证明 ,上述排斥调解的理由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7.
王洪濮  杜万松 《唯实》2001,(8):84-87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行政权力的弱化与相应领域制约的短缺,使有效的监督遇到挑战,出现严重的弱监现象.其主要表现在行政系统内监督的弱化,立法、司法、社会舆论监督的弱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体制方面的因素,也有文化的原因.要惩治腐败,加强行政监督,从根本上要靠制度创新.只有经济、政治、行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才是行政监督体制逐渐完善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