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今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对3亿美元的日本输美电子产品征收百分之百的惩罚性关税,以促请日本认真执行两国间的有关贸易协定。对此,日本方面很不服气。日本通产大臣和外务大臣公开表示,要根据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向有关方面寻求咨询。  相似文献   
12.
乡村社会公共性是构建乡村共同体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后,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冲击下,乡村社会公共性逐渐消解,乡村共同体面临解析的危险。随着项目治国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式,进村项目将国家、社会与市场连接起来,通过公共空间再造、公共领域重塑和公共人再生,促进乡村社会公共性再生产,重构乡村共同体,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杜力 《宁夏党校学报》2021,23(6):93-104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家治理的各种场景,技术治理逐渐成为一个引人热议的学术议题。从技术嵌入治理的基本形式来看,技术治理可以分为作为治理工具的技术治理和作为治理机制的技术治理两种基本形态。它们或通过技术工具延伸权威主体的触角,增强国家照看社会的能力,或借助治理技术拓展国家的权力网络,以技术优势实现治理效能。但是,工具性技术与机制性技术的脱节,使得当前的技术治理存在规避风险与责任、简化现实和集中权力的“技术异化”问题。对此,国家应当注重以系统工程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技术治理,以技术工具与治理机制的有效融合,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彭勃  杜力 《行政论坛》2023,(3):36-46
随着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安全威胁呈现出主体的广泛性、演化的非线性和空间的跨域性等特征。由于以专业化分工和程序主义为基础的科层制已难以适应风险社会的跨界治理要求,因此网络结构成为当前应对风险复合化、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样态。通过对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检视发现,整合与协同是提升国家安全总体性能力的两大逻辑,制度能力、总成能力和协同能力是实现国家安全整体性治理的能力基础。研究认为,国家应建构以整合逻辑为导向的治理结构,在制度体系、运作机制和操作性规范等三个层次提供制度性支撑;依靠权威推动和治理技术,实现政府体系的整体性协调;综合运用安全意识提升、信息沟通、知识共享和优势互补策略,实现国家与社会在安全领域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