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杨宜勇 《传承》2011,(6):34-35
所谓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旨在形成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制,既要符合社会管理的一般规律,又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简单照抄外国的东西,更不能离开中国自己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2.
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妥善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能否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大局,关系到广大劳动者能否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为此,我们约请决策部门和研究部门的权威人士撰文,从不同方面探讨破解难题之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3.
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和就业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宜勇 《新视野》2003,(3):17-18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成为不得不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而产生的就业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就业也就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怎样看待当前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后,我国将面临着怎样的就业形势,采取什么样的就业对策,本文就此发表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旗帜上的重要符号,然而共同富裕这样美好的愿望在中国已经讲了30多年了,但是从来没有实现过。这是让我们感到汗颜的。也许有人说在经济起飞阶段共同富裕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要说看看我们旁边的邻国——日本。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均收入从一百美元发展到几万美元,在这个经济起飞阶段很漂亮地实现了共同富裕,而且是在60多年的整个经济起飞过程中都  相似文献   
105.
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举国悲恸.国人和海外人士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问候和援助,除直接奔赴灾区参与救助外,更多的人以捐赠形式为灾区群众提供困难帮助,捐赠金额大,捐赠速度快,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的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106.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青年工作,特别是青年的培养、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经过41年的艰苦努力,中国青年的素质和成长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在城镇,全国工商企业中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已占到职工总数的68%以上,达8,000多万人,并且绝大多数处于生产第一线,从数量上看,已经构成职工队伍的主体部分,成为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农村,2.1亿农民青年是农业和农村乡镇企业战线上有理想、有文化的一代新人,他们积极参与“科技兴农”活动,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今日中国青年,正以超越父辈的雄心、以创新求实的姿态和奋发进  相似文献   
107.
杨宜勇 《前线》2023,(4):16-20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壮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充分”;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在于“更好”。  相似文献   
108.
<正>【调研背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升供电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关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深入湖南省株洲市开展专题调研,总结和梳理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为推进全社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一个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