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齐王重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10,(7):54-54
战国初年,齐威王即位,但他沉湎安逸,不理朝政,一时忠贞受阻,小人得志,诸侯不断侵伐。严酷的现实,使齐威王警醒,决心重整朝纲,重贤任能,惩治奸佞。  相似文献   
12.
论才救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8,(6):47-47
春秋时,楚国的大臣伍举与蔡国的大臣子声都是有治国之才的贤人。但楚王昏愦,致使楚国小人当政,贤臣被贬,纷纷外逃。伍举的岳父王子牟也因受人诬陷,逃亡在外。有人乘机在楚王面前进谗,说伍举与王子牟共同谋反,是伍举放跑了王子牟。楚王大怒,下令缉拿伍举,为保命,伍举仓惶逃往郑国。在郑国伍举遇到了为晋国当使臣要去楚国的子声,便向子声倾诉了自己的冤情及仍想回到楚国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穆公任贤     
边鸿基 《求贤》2010,(3):54-54
春秋时,秦穆公是秦国有作为的明君.在秦穆公五年.晋献公用计灭掉了虞、虢二国.并俘获了虞国之君和大臣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从秦国逃跑到楚国,被楚国农夫抓到。  相似文献   
14.
老臣救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8,(4):45-45
春秋晋国平公时。老臣祁奚是一位以正直无私闻名的人。当时范宣子在晋国权势显赫。大夫栾盈与范宣子争权,结果事败.奔逃楚国。范宣子认为大臣叔向也是栾盈的同党,就把叔向投入监牢。叔向是晋国的贤臣,为人称颂,这次蒙冤,很多人想救他。朋友们在探监时说:“现在只有大夫乐王鲋可以救你。他在国君面前的说的话没有不被采纳的。”叔向说:“《诗经》上有句话‘优哉游哉.聊以卒岁’,坐监也是一种清闲的生活啊!可是真能救我的.只有祁奚大夫,乐王鲋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冯唐举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10,(2):54-54
冯唐在汉文帝身边任中郎署长.因冯唐的祖先是赵国人,一次文帝问起赵国名将廉颇、李牧的事情来,冯唐如实陈说.听到廉、李二将为国抵御强敌的往事,文帝十分感慨.拍着大腿说:“我怎么就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贤才猛将呢.那样我还用担心匈奴的侵犯吗?”  相似文献   
16.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7,(1):46-46
清朝道光帝执政期间,正值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为挽救逐渐衰落的国势。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选拔任用治国安邦的文武贤才,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奖掖后进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7,(8):45-45
官至吏部侍郎的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不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而且为官正直,好打抱不平,强调“大凡物不得其平则呜”。然而,善察的他在为官过程中考察官吏也有走眼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奸人害相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7,(4):45-45
我国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管仲,自幼聪颖好学,满腹经纶。在慧眼识才的鲍叔牙大力推荐下,管仲当上了齐国的上卿(宰相)。他充分施展才华,在官吏使用上选贤任能,在经济建设上改革创新,在国家治理上顺乎民意,使齐国很快走上繁荣昌盛之路,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巧妙的外交策略,成为第一个称雄中原的霸主。  相似文献   
19.
杨士奇荐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6,(3):44-44
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元宏以改革巩固政权,以任贤用能促进革新,成为历史上一位开明而有作为的皇帝。  相似文献   
20.
康熙重才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6,(1):47-47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名实相符的女皇:她执政期间,以超尘拔俗的魄力,励精图治。尤其是在求贤选才、任用官吏方面的开创性举措。为后代留下许多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