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诚待贤士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9,(8):53-53
陈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时任太尉。陈蕃为人正直.品德高尚。曾因反对宦官专权。为世所重。被士林誉为“不畏强御陈仲举”。他为官清廉,尊贤敬士.在江西南昌做官时听说有一贤士名叫徐孺,为人博学.恭俭义让,超世绝俗,为豫章(南昌)高士。陈蕃初到任。便派人四处打听徐孺居住何处。他手下的主簿对此不以为然,说:“大人刚到任,家眷尚未安顿,衙署未及清整,就急于见一个乡间读书人,不妥吧?”陈蕃恳切地说:“当初周武王灭商后.车驾经过商朝贤士商容的里巷.武王就在车上俯身表示对商容的敬意。周武王一代英主都尊贤如此.况乎吾辈呢?”  相似文献   
42.
贤士谋公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9,(12):55-55
唐朝武则天专权,常常随意杀人。主管大理寺的少卿徐有功负责办理刑事案件,其为人耿直,执法不阿。经常因武则天的擅断而同她争辩。一次,因武则天滥施刑罚。与她争得面红耳赤。武则天大怒,下令将徐有功推出斩首。但徐有功一面被拉着往外走,一面说:“我虽然被杀,但昭昭法律不可改。”到了刑场,得到了赦免圣旨,但削职为民,放还乡里。  相似文献   
43.
杨自明 《求贤》2010,(9):11-11
读了“我与《求贤》的故事”征文,我非常高兴和激动。原因很简单,从《行政管理通讯》的创刊,到更名为《天津行政管理》、《行政人事管理》和《求贤》,它伴我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求贤》公开发行10年来。已成为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良师益友,受益匪浅。总结自己与《求贤》的发展历程,我感到经历了“三部曲”的情缘,令我感慨万分,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44.
贤士荐相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10,(8):53-53
战国时,魏文侯继位后,励精图治,但魏文侯在选任谁做宰相的问题上颇费思虑。一次他问大臣李克说:“古人讲,家贫思良妻,国乱择良相,现在我不知道是选魏成子还是翟璜做宰相,你看这二人谁合适呢?”李克说:“臣才疏学浅不能深论,但是观察人的方法还是有的,这就是:做百姓时看他以何人为友,富贵显达时看他向国君举荐何人,  相似文献   
45.
幽默荐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6,(11):47-47
汉文帝刘恒于公元前180年~前157年在位。他实行以德治国、“与民休息”的政策,在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的同时,带头崇俭反奢,勤俭节省,使全国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为开创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的“文号之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6.
洪武敬士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6,(2):47-47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任宰相期间,积极变法,推行新政,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王安石认为,事业的成功,关键靠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官吏,要运用“教之、养之、取之、任之”这“八字法”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47.
48.
秋风过耳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7,(7):46-46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名副其实的女皇。执政21年间,加强吏治建设,整肃官场贪腐,被史学界评论为:既有唐太宗“贞观之治的绕梁余音”,又拉开了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先声序幕。  相似文献   
49.
忠贞慑敌     
边鸿基 《求贤》2009,(3):52-52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交战,晋军大败,晋将知鍪被俘。知罄是晋国的重臣,于是晋国向楚王提出,用以前两国在邲之战时俘获的楚王的儿子交换。楚国人同意了。  相似文献   
50.
六国之相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9,(11):53-53
战国时天下纷争,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与秦国争霸主,“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成为当时各国逐鹿中原不竭的动力。在这场推动天下大势的纷争中,一位年轻的策士——苏秦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