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杨芳  霍有光 《求索》2013,(2):118-120
传统哲学观将理性的人同现实世界区分为二元对立的世界,以此出发把语言视为人与现实交流的工具或手段。威廉斯颠覆了传统的语言工具论,从结构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等诸方面对传统语言文化论进行了理论批判,提出了从中介到表意实践的唯物主义文化研究论。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研究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实践性的物质活动和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实践的现实意识和有意义的社会创造。威廉斯打破了庸俗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和表现论的语言工具观,超越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等文化观.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把语言和文化视为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结构研究模式,对我们正确认识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72.
《〈伦理学原理〉批语》(以下简称《批语》)是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代表作。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是以自我实现为核心,以精神之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要内容,以主观之道德律为表现形式的伦理思想体系。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伦理学说在五四启蒙时期具有极强的心理感召力和时代意义,为他日后的伦理学、哲学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3.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的发展,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对于新形势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4.
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的人民币升值,对国家宏观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在金融危机过后的新形势下,结合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可能为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中国应该选择渐进式升值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杨芳 《山东人大工作》2010,(4):21-21,26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山东团全国人大代表,以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会议期间依法提出议案83件(其中75件被大会主席团作为议案处理),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496件。这一件件议案、建议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代表们关注重大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76.
公共精神与公民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芳 《岭南学刊》2008,(5):44-47
公共精神是民主社会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美德;公民参与是公民精神的最直接体现。我国社会公共精神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公民参与的主动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我们应该在引导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77.
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实践的观点贯彻始终,获得了全部哲学基础的地位,毛泽东通过对实践的阐释和具体运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毛泽东思想。它不仅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焕发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正如马克思所说:“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当  相似文献   
78.
政策效应流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策是政党、国家实现其领导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管理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来解决社会各方面的矛盾,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但近些年来,有些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政策实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与预期目的相违背,这种现象就是政策效应的流失。政策效应的流失不仅浪费了政策的投入,而且也削弱了政策的权威性,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而,我们必须重视这种现象,使其得到有效抑制。一、政策流失的表现政策效应流失现象,目前主要有下列五种情形:第一,政策受阻,层层递减。即政策在自上而…  相似文献   
79.
杨芳 《理论月刊》2010,(7):44-46
社会分工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问题一直为思想家所关注。原本作为促进人的能力专业化发展有效手段的社会分工,又成为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根源。这是因为,在人类劳动发展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与社会分工的结合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80.
杨芳 《党员文摘》2008,(7):42-44
别看程程只有10岁,却有个远大的理想——当选国家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