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林喆 《廉政瞭望》2012,(15):42-43
新特点:把腐败埋在制度中,近年来,国内瘸败出现新特点:腐败出现制度化。一些官员为了给其谋利行为披上“依政策、制度办事”的外衣,事先将其利益设计存政策、制度中,这样谋利的过程就成了“依政策、制度办事的过程”。  相似文献   
82.
林喆 《人民论坛》2012,(34):24-25
在现代国际社会,各国反腐败的方式形形色色,然而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一部《反腐败法》的制定都被视为是必不可少的在廉政建设方面,我们已做了什么?还要做什么?从2004年开始,在廉政建设方面,中央加大了制度建设:一是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个条例,并发出《坚决制止借两个条例学习培训之  相似文献   
83.
土地开发领域的行政腐败与反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力的腐败主要发生在三大领域:土地管理,表现在征地行为中;房地产交易,表现在强制拆迁行为中;劳动保障,表现在安全作业管理行为中。天价的房地产业背离了经济规律,也远离了民生,而幕后的鼓动者不再仅仅是唯利是图的商人,还有别有用心的地方官员。面对一批干部倒下的现实,我们至少应该反思三个问题:一是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究竟是什么;二是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制度上的缺失有何关联;三是目前的官员考核制度存在哪些不足。群蛀现象的不断发生,说明了一查到底,穷追不舍的精神成为问责制度在廉政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现在更为重要的不是还要制定多少监督制度,而是应对用人制度真正地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84.
引进国外智力,以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散见于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邓小平的多次谈话、报告及文章中,其最具代表性的或说专门作为一个问题提出的内容集中地反映在邓小平于1983年7月8日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后者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我国参加重点建设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第二,引进人才的方式可以多样化,长期、短期或专为一个课题而来均可;第三,改变过去在与外国专家的交往中重形式而轻内容,即宴会多、客…  相似文献   
85.
实用主义真理观将真理的兑现价值(即真理怎样才能实现?它在生活中会引起什么具体差别?)与真理的性质联系起来考察,构造了关于真理问题的实在论、符合论与意义论。由于实在——认识对象处于不断创造和发现的过程中,因而真理必然和经验密切相关,符合包含引导和证实两个环节,因此被证实的理论具有引导价值;而真理的意义就在于它必须有实际的物质和心理效果。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核心问题是真理价值,这可以追溯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准则学,爱尔维修的利益主义,以及边沁等人的功利原则。面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实用主义真理价值观生成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86.
义务论     
本文认为,霍布士—康德—黑格尔的义务理论在近代西方法律哲学中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国家本位主义的义务观,它与以义务为本位(或具有这种倾向)的权利观交织在一起,使义务最终同权利相分离。作者追溯了义务的产生,义务与权利相分离的原因,指出,义务的最终目的恰恰是权利。  相似文献   
87.
<正> 1992年9月21至24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法学》月刊社,于上海联合举行了“法律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新闻出版单位及实际部门的专家学者40多人  相似文献   
88.
这篇调查报告运用法学原理,从重视规章制度建设,规范企业内部行为这个侧面,具体总结了上海自行车三厂在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这个厂的经验对其他企业乃至于其他战线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调查报告还从自行车三厂的实践经验出发,大胆提出要将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纳入法学研究的视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本刊热诚欢迎这类探索性的、具有现实价值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