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胡锦涛同志提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凸显了当前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重要性、紧迫性。“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弘扬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充满了与时俱进的浓郁气息。这一荣辱观,它的根深深的扎入了民族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同时又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42.
日本侵华引发了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政党关系的巨大变化,促使国共两党由武装对抗走向合作,各中间党派一致拥护抗战。抗日战争期间形成的以国共合作为主导的多党派合作局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在阶级关系上的鲜明表现,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政局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43.
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4.
政协会议后中间路线思潮虽然盛极一时,但其性质却有一个由进步到反动的蜕变过程。中国共产党对该思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指出了中间路线思潮的错误所在,剖析了中间路线的反动本质,预见了中间路线注定破产的历史命运,对争取广大中间派人士政治立场的转变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
"世界革命论"是共产国际建立和存在的理论基础,共产国际作为"世界共产党"则是推进世界革命的组织栽体.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论"与共产国际作为"世界共产党"组织之间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不同步性变奏的不和谐状态,其一致性却是极为短暂的.  相似文献   
46.
风雨五十年:社会党国际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当代世界,社会党国际是一个活动频繁而又具有多重复合特性的国际性政党联合组织.本文系统考察了社会党国际的渊源及其半个世纪的风雨行程,着重剖析了作为社会党国际主体的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在20世纪90年代的沉浮,以及作为其反思成果之一的新"第三条道路"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主要目的和未来走势.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在研究社会党国际、处理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之间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7.
中华民族是由多元文明融合而成的。本文从行政区划沿革等十个方面,分析了中原与百越融合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通相融、互惠互利、共同繁荣逐步融为一体的基本趋势,藉以凝聚与提升我们对中华民族这一生命共同体的依恋、珍惜的情感,从而不遗余力地维护与促进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48.
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富含深刻的哲学寓意,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体现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内蕴,堪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研究分析问题的典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中国梦提出的客观必然性、中国梦独特的核心内涵、实现中国梦需要的精神支撑和主体力量,不仅有益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而且有助于我们在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的基础上,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49.
宋太祖制定了"不杀士大夫"的祖训,逐步形成了宋代开明的政治文化,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与仁与义的高尚的价值追求,促进了宋代文教事业繁荣发展。同时,宋朝政府还给文人以优厚的俸禄,实行三教同设并存的文化策略,对于思想、学术、艺术领域的各个流派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两宋时代出现了学派林立的活跃景象和教育思想,教育学派多元化的局面。宋朝采取的相对自由的文化政策,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上的确是一个异数,有力地拓展了文教事业繁荣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50.
深化农村改革,不失时机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的论断清楚地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我国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