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71.
公司法与商事企业的改革与完善(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这是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在全国律协举办的公司法律实务高级培训班上的即席发言,曾引起了与会律师的极大兴趣。江平先生在发言中不仅对目前企业改革中的难题,作了前瞻性的分析,还介绍了与企业改革相关的几部法律的起草情况。应读者要求,本刊将连载江平先生的这次发言。本文根据录音稿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给来自全国的律师讲讲商事企业与公司制度。产权明晰是企业改革的首要目标第一讲商事企业制度。我国的改革开放使企业的形态和有关企业的法律逐渐完善,或即将走向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了解我国企…  相似文献   
72.
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是两种不同的权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逐渐缩小国家权力,更多地扩大社会的权力;甚至我们改革开放的一个很大的,标就是“大社会,小政府”。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国家观来说,国家本身是一个暴力工具,组织经济并不是国家的权力。随着理论的  相似文献   
73.
深圳市委党校一直在努力探索着干部培训工作中新的教学机制,课堂的专题研讨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很好方式。党校今年第一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的 60余名学员,来自全市30多个部委办局,是各单位的中坚骨干,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所处的岗位使他们对深圳特区的实践与理论都有独到的见解,本刊摘登他们研讨的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4.
在市场经济和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就会出现金融创新。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金融改革已成为一种趋向。商业银行的建立、中央银行调控功能的专门化、金融市场的建设都在进行中。同时,金融业也在不断地对外开放,逐渐与国际金融业走向一体化,如放宽外国金融机构在华的业务限制、加强国民待遇、不断实行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将更是如此。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在市场中更加灵活,其与存款者、投资者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它打破了原有的金融业务分割的局面,实现了业务的交叉,这些都使传统的《金融法》已不具效力,需要更新,需要具有更大活动空间的法律。同时,金融创新规避法律的功能要求我国金融法实行合理化,从而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发展。只有与金融创新相配的《金融法》才能使金融法规具有法律效力。为此,金融立法的紧迫性已尤为突出。我国致力于经济法、金融法研究的法学专家早已开始行动,开始为新世纪的金融立法而著书立说。听听江平教授的精彩演讲,也许会有更多的感受。我们期盼有更完善、更适应我国国情的新《金融法》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5.
江平 《人大论坛》2014,(4):52-52
台湾学者陈长文先生送给我一本书,书名为“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写的是台湾政界法律人的现象。这本书的序是马英九先生写的,他在序中谈到他当年报考法律其父不同意,要他报考政治,三十多年谁也未说服谁,马英九的父亲认为儿子学了法律后“法治观念太强,司法性格太重,守经有余,权变不足”。  相似文献   
76.
新闻与法律的结缘是历史的必然,其中包含了新闻对法律的介入和法律对新闻的介入这样两个层面,如果只专注于其中一个层面,法制新闻将是不完善的,或者说是胆怯的。两者之中比较容易进入的一个层面是新闻介入法制。例如法制新闻这样一个独特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也涌现出很多人才。但  相似文献   
77.
公权与私权的平衡我想谈一谈中国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展望。2003年我的演讲提到非典、孙志刚案件等事件,以说明公权力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得到怎样的制约,包括公权力的责任机制、透明机制。一年过去了,现在看来,2003年后半段发生的一些事情,特别是在征收土地和城市房屋拆迁中所出现的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剧烈冲突在2003年一年内有增无减。或者说2004年我们的法制进程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公权和私权的碰撞,我们所能够预见到的是这一个现象在2005年可能还会继续下去。至于这种碰撞是会更激烈一些还是更缓和一些,恐怕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处理公权和私权这…  相似文献   
78.
平等、自由、公平、信用既是我国民法的四大支柱,也是我国加入“WTO”所要依据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在交易领域、投资领域、除某些特定的行业外的一切行业确立平等的国民待遇原则;要体现自由竞争,私法领域有一个如何解决好国家行政干预的问题;加强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法、反政府补贴法等是体现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信用机制,对于我们建立真正健康的市场经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9.
一、大陆需不需要引进信托法制?信托是委托人将财产权移转或设定于受托人,受托人依信托目的为受益人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的制度。信托独具一格的特征是:1.信托是多边法律关系。信托关系有三方参加者:把财产信托给他人管理者,为委托人;接受委托并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者,是受托人;享受信托财产经营管理利益的人,叫收益人,受益人可以是委托人本人(这时称自益  相似文献   
80.
法人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为拟制说辩护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作者强调立法思想的作用,通过对法人概念所包含的人格化意义的分析,认为法人的许多制度内容,只有深入到法律思维中,才可以得到清晰的理解,从而支持法人是立法构造而成的观点。并详细分析了法人的内容结构,认为法人机关代表制是适合于法人人格拟制的法律技术,为法人人格实现提供了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