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211篇
中国共产党   1186篇
中国政治   600篇
政治理论   377篇
综合类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众所周知,国民党在中国国内战争中遭到失败和共产党政府干1949年10月接管政权以后,在美国围绕着“是谁失掉了中国?”这个问题展开了尖锐的内部政治斗争,即由于谁、因为什么,使得美国对华政策迟到了失败,这场失败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这个国家取得的仿佛固若磐石的统治地位毁于一旦。1949年美国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中国问题的白皮书”,内称苏联是导致国民党失败,从而也就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罪魁祸首。1949年在联合国大会第四届会议上,国民党代表在美国的支持下对苏联提出指控,要求联合国审理,指控案的标题是“苏联违…  相似文献   
982.
加大农技推广工作的力度.促进农技成果从科研部门向生产领域的转移和扩散,加速农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已矿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成为加速发展衣村生产力的一项伟大工程。当前,要搞好农技推广工作必须冲破单一靠计划推广的方式,真正面向市场,走出机关,深入农村,在“五个结合”上加大力度:1、加大农技推广与办实体相结合的力度,围绕农技推广兴办经济实体,是搞活农技推广,加速农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条有效途径,L是深化农村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的一条成功经公_要把农技推广工作同办实体结合起来,发挥技术…  相似文献   
983.
984.
群山肃穆,黄河呜咽.巩义,这片改革开放以来令全国瞩目的热土,今天又以一个人民警察热血赴正义的英雄壮举再次震撼中原大地.  相似文献   
985.
我怀念一位老人。 2006年4月29日下午.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 那天,他的病情突然恶化.甚至不能言语。不停地咳嗽.不停地用手拉扯着盖在身上的衣物。那个时候.他应该很痛。因为好几种病症一起在折磨着他;那个时候。他也应该很幸福,因为家人在他逝去前给了他最大最多的爱。  相似文献   
986.
把“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正确决策和伟大创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构寓寄着几代中国人渴盼祖国强盛的瑰丽理想。几代人为之横憬向往,为之拼搏奋斗。“四个现代化”深深烙刻在新中国近半个世纪艰难创业的曲折历史上,深深烙刻在为新中国大厦添砖加瓦的每一个炎黄子孙心里。随着2000年这个跨世纪的时刻的迫临,随着“四个现代化”城路目标的日趋实现,E从形成到完善的一些曲折请况仍在扣初春国人的心弦。是初的提法与构想建国伊始,党提出的我国友展城阳目标罡实现…  相似文献   
987.
夏明翰站立在春寒料峭、杀气凛凛的刑场上,耳边一直激荡着那首慷慨激昂的国际歌,他感觉周身的热血在沸腾、在奔流。面对全副武装的刽子手们,这位坚贞不屈的战士挥动带着铁铐的手臂,写下了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倒下了,但千千万万个“夏明翰”从血泊中站立了起来,擎过烈士手中真的“主义”的火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染红了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夏明翰的名字连同这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永远铭刻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里,永远铭刻在了中国革命的史册上。…  相似文献   
988.
三、一本笔记,揭开了陈素琴被害的内幕罗振之所以对“青反会”老大的有关情况一清二楚,是通过对前不久抓获的一名上海潜伏特务掌握的。这名特务是根据香港军统特务头子郑法钻的指令,到南京给“青反会”老大送电台的,他供出了来宁的目的及与老大见面联系的地点、方式等详情。为了让罗报了解案情的新进展,以便他能够有的放矢地继续开展工作,林浩然秘密召罗振回到市局,在办公室里,他把一个用花布包裹着的笔记本交给罗振,告诉他:“这是陈素琴的遗物,她大概对自己的结局早有预料。这个笔记本是她生前交给诊所传达室老工友的,并请他代…  相似文献   
989.
一树梅花伴水仙,北风强烈态依然。冰霜雪压心犹壮,战胜寒冬骨更坚。这是何香凝于1935年10月在她画的一幅《梅花》画作上题的一首诗。这首诗正是何香凝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地追求真理的高风亮节的生动、形象的写照。她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的许许多多的诗作道事,大都是她的这一高风亮节的具体体现。功夫莫俗共倾资何香凝与丈夫廖仲恺一起,在整个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一边在日本留学,一边投身于民主革命运动。廖仲恺常因执行孙中山的指示回国联络工作,何香凝便经常独居日本,既要继续完成学业,管家,抚养儿女,还要参…  相似文献   
990.
一块怀表     
一块普普通通的怀表,却有着几段不平凡的经历,凝聚着几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友谊……1920年,霍秋白作为《晨报》的新闻记者来到了莫斯科。当时,苏联经济十分困难。在苏维埃政府号召捐献时,瞿秋白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金壳怀表献了出来。苏联政府为表达对这样一位大公无私的中国同志的革命友情,又回赠给霍秋白一块钢壳怀表。1930年9月,与瞿秋白同在莫斯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的沈泽民同志回国,赶上海参加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瞿秋白为了表达对沈泽民的友情,又将那块来自十月革命故乡的钢壳怀表送给了沈泽民。19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