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用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广大群众也是我们党历来的政治优势。本文就如何运用美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谈点认识。 一、美育的形象性,要求思想工作更好地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 俄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12.
汪寿祥 《求实》2001,2(10):13-15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与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具体表现在"二个一致,三个统一"上,即思想前提一致-实践;精神实质一致--创新.统一的目标导向--社会全面发展;统一的核心内容--发展生产力;统一的价值取向--人民利益.这两个科学思想的一脉相承,充分体现我党两代领导人思想的一致性,事业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3.
汪寿祥 《求实》2003,42(8):22-24
"三个代表"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内在联系着,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它的本质规定、时代反映、根本保证;"三个代表"思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衡量尺度;是它的价值体系、实践准绳、战略指针.创造性地实践"三个代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根本.  相似文献   
14.
孟范昆  汪寿祥 《求实》2004,3(10):39-41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体现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这具体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即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价值观念变革价值主体的更正、价值尺度的纠偏、价值目标的校正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念的深化坚持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发展的首要前提、持续发展是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科学发展观是思维方式的跃迁———发展动力的多维性 ;发展状态的整体性 ;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则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社会生活的根本。因为,它是任何一种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决定着解决社会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基本立场。所以它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傅伯言,赵兴良,汪寿祥,巩小军维护中央权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也是一个地方的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基本保证。江西这些年的实践自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同时也给我们以重大...  相似文献   
17.
论邱娥国的价值观□汪寿祥邱娥国,人民的好警察,群众的贴心人,各行业学习的榜样。十七年来,他以情系百姓,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奋发进取的责任意识;淡泊名利,清正廉明,廉洁自律的高尚人格;扬善惩恶,扶正祛邪,严正执法的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新的思维座标——历史必然,现实要求 所谓建立新的思维座标,也就是确立生产力标准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具体说:“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这个新的思维座标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要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必须首先了解这种生活方式的本质特点。本文就此谈点肤浅看法。 什么叫生活方式?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我认为,生活方式主要是指人们享用生活资料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