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1.
确立和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有助于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各方智慧,激发奋进力量,实现科学发展,从数量和质量上拓展和提升文化空间,激发全国人民文化创造潜能和活力。要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一是要正确把握科学定位,着力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竟争力;二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增强文化的整合力和凝聚力;三是要实现有机结合,努力使文化建设取得良好的共振效应;四是要锐意改革创新,努力使文化强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性质问题,国内外历来存有争议并逐渐形成了三派观点。一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二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仅是一种社会学理论。早在1957年,刘丹岩、高清海和邹化政就分别撰文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应将它从哲学中分化出去而构成社会学。第三种意见断言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哲学和社会学的双重名称与地位,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哲学,又是一种社会学。王复三、陈锡林在《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属性》(《文史哲》1994年第2期,以下简称王文)一文中重新肯定了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创新,一是促进企业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是注入新的知识含量,三是加强新道德的培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要创新,一是多样化,二是注重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创新,主要是结合型方法,渗透性方法,多元型方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要创新,要强调和重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进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运用法规制度手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要创新,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务实严明的激励机制,透明高效的约束机制,规范有效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抓典型为什么会成为我党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为什么典型工作会形成山东新时期一大政治优势?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山东先进典型精神?为什么要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这是因为,先进典型本身具有巨大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是因为先进典型群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教育功能和示范功能。1.导向功能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它可以引领社会大众奔向某一共同目标,从而规范大众的社会化行为。山东先进典型所蕴含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就相应具有多种导向功能。第一,山东先进典型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作用。我…  相似文献   
15.
同世上任何事物一样 ,社会文化也具有其一般属性和基本特征。要而言之 ,社会文化的四大基本特征———主体性与客体性、合理性与非理性、一般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空普遍性与特殊性 ,充分表现它的二元对立的辩证本性。社会主体现实的社会生活 ,社会实践的辩证法不但创造了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 ,而且决定着它的各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心性之学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且其"命"、"心"、"性"同"道"、"理"、"情"等重要范畴具有极大的粘连性,从而使之呈现十分复杂的面貌。然而,从总体上说,儒家心性具有先天特征。虽然从内容上说。不同儒家对人性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它指人的形色之类生物(理)特性,有时指人的欲望、情感之类心理特性,有时它指人的主观精神(心)。有时它指仁义礼智等道德品性,但是,它均是在"生之谓性"和"性自命出"的致思取向上获得自身规定性的。  相似文献   
17.
一、在研究兴起的原因上,有多重背景 许多学者致力于社会哲学的发展,恐怕不单纯是为了创建某种完善的乃至绝对化的哲学体系,社会哲学在我国的创建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一是许多哲学工作者具备了一种强烈的学科意识,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哲学理论不能仅停留在一般学说层次上,而应发展成为一门较为完整的哲学分支学科,并在社会哲学的旗帜下去从事自觉的系统的社会问题的哲学反思.二是社会的变革、发展和结构转型也急需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社会哲学提供方法规范、知识图景、价值方针和政策依据.三是受到国外社会哲学理论的启发和激励.  相似文献   
18.
自从孔子开创儒学以来,对它的研究在历史长河中可谓不绝如缕。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深化儒学的研究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智。由彭立荣研究员所撰著的《儒文化社会学》(由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为我国的儒学研究事业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新途径和新方法,这对于我们汲取儒文化社会学的优秀资源服务于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提高社会整合水平,对于促进儒学同文化学、社会学的有机融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形成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充分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丰富内容和建设途径等一系列问题。   一、建立现代化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性,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动力,从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们党…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正向“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迈进,整个社会也日益走向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大众化和世俗化,在中国社会处于不断转型的历史背景下,为何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这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不是出于民族文化的自大自恋,也不单是为了抵御外来强势文化入侵的文化保守和文化自卫,而是基于合理利用传统文化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自强,基于对传统文化与当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越来越相互交融、越来越一体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文化自觉。具体地说,当今中国之所以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出于四方面的战略考量:一是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二是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三是国际竞争的独特优势,四是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