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1 毫秒
21.
从总体上来说,儒家文化虽没有包治天下、一统天下,但它却是中国文化的主导者,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体现是它从主要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集体记忆,成为制约中华民族国民品性、众趋人格、道德信仰、人生哲学等的最重要的文化传统,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最大,通过教化和熏陶,以及不言之教,儒家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赖以生成、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青岛保税区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和谐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文化软实力,着力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以激励人、教育人、培育人为根本目标,以和谐文化建设为载体,激发出保税区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基于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保税区和谐文化建设进行了重点探索。  相似文献   
23.
儒家的心性之学可谓博大精深.深远流长,且其"命"、"心"、"性"同"道"、"理"、"情"等重要范畴具有极大的牯连性,从而使之呈现十分复杂的面貌.然而,从总体上说,儒家心性具有先天特征.虽然从内容上说,不同儒家对人性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它指人的形色之类生物(理)特性,有时指人的欲望、情感之类心理特性,有时它指人的主观精神(心),有时它指仁义札智等道德品性,但是,它均是在"生之谓性"和"性自命出"的致思取向上获得自身规定性的.  相似文献   
24.
市场经济与社会道德虽然存在对立的一面,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内在统一的,市场经济会带来善恶的道德二重性,但是它与社会道德并不是排斥的。纯粹的市场经济行为是一种无所谓善恶的非道德行为,在市场经济系统内部可以也应该划出市场伦理行为和非市场伦理行为,以充分发挥道德对具有伦理性的部分市场经济行为的调节职能。  相似文献   
25.
儒家义德思想内涵丰富,其"义"的本质规定主要包括合理适宜、普遍规范和去私从公三大方面.儒家义德思想所倡导的价值观从总体上说是重义轻利,这主要表现在儒家一贯主张喻于义、罕言利、唯义所在、君子谋道不谋食、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和以义驭利,等等.儒家义德思想对于人的道德发展具有导向、激励、培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人的义务感、正义感和道义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儒家的重义思想,努力追求各种社会功利,坚持义利并举,在道德场合大力倡导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6.
蒋庆先生提出,所谓"先进文化",即是建立在尧舜文武周公孔子道统上的儒家文化,也就是尚德尚仁的"君子文化",是把善和公正放在第一位的文化,而不是近代西方那种尚力尚利的"小人文化",不是把强力、霸权、功利、效率、欲望放在第一位的文化.蒋庆先生的观点是片面而偏狭的,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他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的基本特性,儒家文化的系统性、历时性和民族性决定了其不可能都是先进文化;二是他把善或道德当成评价文化是否先进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只有能够实现真善美利四种价值的最大化与最优化,才能称为先进文化;三是他忽视了儒家文化的社会功用性.其实,儒家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正负多种作用,决定了它不可能隶属于某种单一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27.
重建儒家哲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哲学是一个包括儒家自然哲学、历史哲学、道德哲学、人类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法律哲学、管理哲学、宗教哲学、教育哲学等的有机体系,它具有社会性、人文性、伦理性和直观性等主要特征。重建儒家哲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助于丰富与完善中国哲学体系,为整个中国哲学重建提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二是有助于挖掘儒家哲学的丰富资源;三是为当代人提供人生智慧、道德规范、行为指导和精神动力。儒学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大量的哲学知识,儒家哲学具有丰富多样性,近代以来许多哲学家、哲学史家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为我们重建儒学哲学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重建儒家哲学体系,就应深入挖掘儒家文献与儒家思想中的哲学内涵,不断丰富儒家哲学研究者的理论素养,从不同的理论层面、采用不同的理论范式加强儒家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28.
杨简道德哲学思想主要由道德本体论、道德人格论和道德工夫论三部分所组成。杨简从儒家“一天人”的主客统一论思维模式出发,直接把道、理、德置入人和人心之中,看成人心这一本体所固有的,从而发展了儒家道德心性本体论。在儒家道德哲学思想史上,杨简道德人格论的最大特色正是在于他从道心角度重点阐释了圣人人格。杨简道德哲学往往道德形上本体和形下工夫契合无间,融为一体,从理性思维来说,杨简道德工夫思想大致包含毋意无念、自觉自得和反求诸己三方面。  相似文献   
29.
从总体上来说,儒家文化虽没有包治天下、一统天下,但它却是中国文化的主导者,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体现是它从主要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集体记忆,成为制约中华民族国民品性、众趋人格、道德信仰、人生哲学等的最重要的文化传统,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最大,通过教化和熏陶,以及不言之教,儒家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赖以生成、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0.
作为我国现代史上继"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之后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不仅为我国思想解放、政治解放、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还拉开了中国哲学思想解放的序幕,为新时期中国哲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论题、思维模式和精神动力,从不同层面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哲学的繁荣发展,它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