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农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中国农村以土地为主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欧美国家根本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制度体系依存于典型的东亚小农村社经济。这不仅是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基本常识,也是中国的农村政策只能吸取东亚经验而不能参照欧美模式的前提。遗憾的是,无论政策理论界还是法律界,近年来的各种讨论似乎或多或少地忘记了这个基本前提,一再重复常识性错误。这就是我不得不一再从常识谈起的原因。我的研究已经说明,农村推行大包干主要是“政府退出”的结果。这以后,由于与分散农户之间交易费用问题决定的制度成本太高,国家事实上不再承担农业投入和农村公共品开支。造成农民…  相似文献   
52.
新农村建设:挑战与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关于“三农问题”的反思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28年来,应该说一直在强调现代化目标。在很多讨论的场合我都问大家,20世纪末已经悄然滑过,我们四个现代化是实现了还是没实现,恐怕95%以上的人会说没实现。但有人愿意停下来稍微做一点反思,问一问为什么没实现吗?恐怕由于发展速度太快,各地都在加快发  相似文献   
53.
“三农”问题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上头热,下头冷,另外一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根据城市人的思想观念设计的制度和文化,不能适应广大的弱势群体或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54.
农村财税体制与公共服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两次财政体制改革都不利于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财税体制改革也对乡镇政权性质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财富分配中的结构性失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公共品供给领域的误区等体制性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主要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改革必须从调整乡村治理结构、提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作用与功能以及提高农民主体地位与参与程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5.
将实践可行的基层试验上升为政策是试验成果制度化的实现形式,也是中国持续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本文以福建省屏南县“工料法”为例,探究政策共同体对推动基层试验上升为县域政策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共识-框架-成果”的政策共同体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在“工料法”这一乡土智慧“下情上达”的过程中,首先是偏好同源促成了政策共同体将政策注意力由“招投标”转向“工料法”凝聚议程共识,其次是政策共同体的内外部良性互动促成政策议程框架的建立,最后是“上下来去”的政策过程通过上级肯定和观念强化,巩固了政策共同体的成果,成果推动了基层试验上升为县域政策。本文对政策共同体的运作机制建构了一个本土化的解释性框架,同时为借助乡土智慧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一个屏南“工料法”的实践方法论。本文的启示在于,县域作为国家治理体制的基石,通过县域政策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打开政策共同体促成试验成果制度化的“黑箱”,有助于丰富以改革试验为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之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56.
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解决"三农"问题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理论逻辑"三农"问题不只是我国才有的现象,而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长期存在的问题。对此,西方严肃的学者也并不认为他们的经验或理论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实,不仅中国,包括日本、韩国等在内的整个东亚,甚至整个第三世界,  相似文献   
57.
"单位制"的解体使得原有的很多社会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源,并散落在个人化和原子化的社会之中。如果政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已有的社会资源来重构社会资本,那么在此基础上重构的自组织将会极大地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并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在这方面,杭州市城市社区的治理经验值得分析和借鉴。其一方面通过提供新的自组织平台激活和重构已有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的自组织进行结构整合或功能拓展以获取组织的综合性收益。  相似文献   
58.
改革开放40年“三农”问题的演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它因工业化而产生,也必然因"去工业化"而化解。过去一百多年我国被迫追求工业化,走上西方主导的工业文明道路,"三农"问题因而产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则标志着"三农"问题已然进入化解之道。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中国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过去一百多年西方中心的发展主义幻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21世纪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9.
一、“翻番”问题与基本国情矛盾 新中国五十多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业主产品供需基本可以保证总量平衡,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人口增长翻番、人均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了一半的情况下,仍实现了粮食产量翻番:分别从1949年的410亿斤/4.5亿人,增加到近年来的1万亿斤/12.6亿人。 然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农业的不断大丰收导致了农产品的销售困难,种植业从过去所说的低效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