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56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8篇
法律   306篇
中国共产党   305篇
中国政治   462篇
政治理论   125篇
综合类   1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尹虹潘 《探索》2007,(3):154-158
本文对全市40个区县进行了聚类分析,并且在经验估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市的城市体系情况。然后结合上述各种分析的结果,认为重庆市“一圈两翼”空间发展模式总体是合理的。但“一圈两翼”模式本质上是基于非均衡发展思路的,因此本文也提出了一些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监督法专章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做了规范。这是在立法法已有的立法监督规定的基础上,在新形势下为维护法制统一与尊严,对法律监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必将更加有效地从总体上保证我国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3.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国祥 《探索》2008,1(2):8-12
科学发展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和核心任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和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为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必须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在现阶段,政府因动用警察权较为随意而造成强制力滥用的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分析,阐述对政府动用警察权进行有效规制的必要性,并提出通过明确法律依据、完善启动程序制度和建立政府责任机制与行政救济等途径对政府动用警察权进行有效规制的建议和设想,以保障人权,彰显法治。  相似文献   
95.
立法的必要性新疆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目前,在我区进行勘查活动的有15个部门70多个勘查单位,平均每年开展120个以上的勘查项目,矿业开发空前发展。根据1993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年报资料,我区有国有矿山企业599个,集体矿山企业1774个,个体采矿418个。全区矿业总产值92.1亿元,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20.57%。采矿业与直  相似文献   
96.
消费信贷作为居民跨期优化储蓄及消费的政策工具,对于缓解流动性约束,扩大内需具有较大作用,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全面回顾了宁波地区消费信贷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在分析当前发展消费信贷的现实条件和约束条件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推进,社会秩序结构由“非自愿模式”进一步向“协议模式”转变,国家与家庭的关系由恶性互动逐渐转变为互构共变,农民由滞留农村转为外出务工。从社会学新型理论“社会互构论”的观察和研究视角,对社会转型期国家与家庭这两大行动主体的互构共变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秩序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98.
潘春平  潘宜林 《前沿》2006,(11):152-154
无限防卫是我国刑法赋予公民在特定情况下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一种特殊权力。这种权力的行使,强化了对防卫人权利的保护,但从另一方面又弱化了对不法侵害人应有合法权益的保障,处理不好会导致无限防卫权的滥用。为正确实施无限防卫权,必须明确无限防卫的成立条件。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
党章是党内的宪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党章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好党章,因为党章是全党的理论指导;遵守好党章。因为党章是全党的行动纲领;贯彻好党章,因为党章是全党的行为准则;维护好党章。因为党章是全党的必然要求。忠于党章,是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党章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列宁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文化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无产阶级文化的党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理、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化革命”等观点,形成了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