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狄马 《各界》2008,(12):34-35
最近,我的一个老朋友死了.这个老朋友叫党治国,1954年以陕西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1957年因替他的老师黄万里辩护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北京最远的木城涧煤矿劳动两年,回校工作后因不堪忍受侮辱,愤而返乡,当农民两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黑人奥巴马赢得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这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对于这件大事,有人说,这是黑人的胜利.是黑人兄弟几十年、几百年斗争的结果;也有人说这是世界历史进步的结果,和种族斗争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古时候人们说话和写文章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语体?这个问题我想留给学者们评职称;但大体说来,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汉字难写,因为难写,所以只好节省些;其次是为了节约书写成本.诸位知道,我国早期的字是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这样一来,不要说写长篇小说,就是记录政府工作报告,也得尽量省字.如果那时的一个部落酋长年终总结时,拿着稿子一念两小时,那得搞死多少王八?汉代以后文字记在竹简和布帛上,那也相当昂贵.如果把政府要员每天的讲话原原本本地记下来,天下人就都不要穿衣服了.  相似文献   
14.
我不是一个好的杂文作者,更不敢以"家"自居.截至目前,我把主要精力是放在了随笔写作和散文创作上的.随笔,英语里的"essay",和中国现代文学意义上的杂文是有很大区别的.英语里的"essay"是把文学、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融合起来的一种介乎散文与论文之间的文体.它有散文文学化的一面,读起来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即使是讲一个大道理,也不像正经的学术论文那样板着面孔,而是尽量用一种形象可感的文字娓娓道来,令人于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它的观点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狄马 《各界》2008,(11):29
从历史的进化观念出发,胡适认为,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一种文学的活力如何,要看这一文学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活的工具"就是指活跃在老百姓嘴上的"自然语言".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是:一种文学形式的最初发轫是在民间,一些独具慧眼的文人士大夫看见了觉得好,就把他吸收进创作里面.……  相似文献   
16.
狄马 《各界》2008,(1):67
刘基的<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是一篇好文章.小时候读过多遍,只是觉得痛快.成年后又有机会接触了多遍,才发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造反故事,这个寓言最有价值的也不是众猴破栅毁笼、啸聚山林的豪迈,而是"造反"之前的那个觉醒过程.……  相似文献   
17.
狄马 《同舟共进》2011,(1):14-16
把农民的还给农民 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其中东西部差别尤其大。政府早在10年前就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开发西部当然是好事,但一些时候也会事与愿违。比如我的老家陕北,自从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后,无节制的开采已使好多地方河水断流,井水枯竭,房屋开裂塌陷,  相似文献   
18.
19.
狄马 《各界》2022,(1):76-81
2015年1月,《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丛书以人物分卷,以单行本的形式,收录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书法大家,如沈尹默、潘天寿、张大千、弘一法师等;还有一些不仅是在书画方面,甚至是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和文化领域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郑孝胥等;而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样一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