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当年《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举办“风华杯杂文征文”,朱健国投一稿《八个月没有文件呵!》,开头就写一位发福的首长在台上对与会者说:“同志们,今年的确没有文件,不说‘红头’,连黑头的也没一件,我和大家一样,苦苦等了八个月了!”他这一说不打紧,“台下顿时哭声大震,如山呼,如海啸,如雷鸣”,随着一片哭声,大家纷纷倾诉起没有文件的苦处来……朱健国的文章是文艺作品,夸张了一点儿,但它也是“写实”。在中国现实社会,文件确实就像干部的命根子一样,没有文件,他们几乎就没法儿活下法;至少,文件也是一个有力拐棍,没有文件,干部们那似乎退化了的双腿,就不知道该怎么迈步了。文件是官场的武器,它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2.
《所谓作家》是一部长篇小说,由甘肃作协主席王家达创作。著者用调侃的语言“致高贵读者”道,他在书中“用一支秃笔记述了边陲小城一群可爱的绅士和淑女高雅而富于刺激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种种美德”。这些“绅士和淑女”,就是一群“所谓作家”。作者的自白一点儿不错:写豆腐块出身、爱当人面扣脚趾缝的市作协党组书记以身为“六品绿豆官”而沾沾自喜。而《文艺春秋》杂志主编则成天吞云吐雾,不屑于当官。浪漫诗人“怪蛋”以“嫖风”为荣,一贯胡言乱语,一顿喝一斤二斤酒没有问题。革命诗人“红蛋”愤世嫉俗,虚指江山,乃一时之“雄”。小说家“皮蛋”全身名牌包装,没写什么作品,却已花钱跻身于多种“名人词典”,名片上名头密密麻麻。剧作家“操蛋”擅长将别人作品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影视剧上映,常用捞得的钱陪着“小蜜”逍遥。这“四大名蛋”之外,还有一位叫“胡球然”的才子,就更其风流倜傥了。他下乡采风,当天就  相似文献   
93.
为虎添翼     
为虎添翼特邀茶客王乾荣提出预审职能偏向“主动进攻”的全国公安业务能手季宗棠,8年间预审100余起疑难大案,挖出刑事案件600起,身手端的不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凭着一双眼一张嘴上下了殊勋的英雄,却率先提出要在预审中使用测谎仪。作为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老预审...  相似文献   
94.
文明语言之于民警特邀茶客王乾荣中东某国有家名为《晚报》的报纸,去年曾发起了一场运动──清洁语言运动。为什么清洁语言呢?因为语言被污染了。语是的污染,大致有两种:一为生造词句,赶时髦,趋潮流,将一种语言弄得不伦不类,甚至面目全非;一为使用者满嘴满篇污言...  相似文献   
95.
围堵脏话     
据报载,香港一家长致电香港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指责《苹果日报》刊登一首充斥污言秽语的“粗口歌”。教育界人士也对此秽歌极度不满,认为该报对语言“没有起到应有的净化作用”,反而通过其销路,散布不健康东西,荼毒青少年。影视处发言人表示,将把该个案转至投诉委员会,轻则以劝喻或警告方式处理,重则将对有关传媒提起诉讼或罚款。咱们内地也有文化主管部门,不知道人们是否可以就报刊或影视中充斥着脏话这样的问题向它投诉?这些年来,不说影视作品,只就咱们的报刊来看,其中“粗口话”可谓不胜其多。当然,此事似乎也不好管,…  相似文献   
96.
王乾荣 《民主》2010,(3):51-51
<正>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中有一段戏,是五班长王海山和六班长董存瑞争当隆化中学攻坚战的"爆破元帅",连长让二人陈述竞选理由,由全连战士表决谁可胜任。两位战士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二虎相争,必有一场好戏可看。王海山说,咱们要打倒蒋介石,解放全  相似文献   
97.
中国人的事儿,有时候很奇怪。 比如,大家都不怎么抓紧时间、讲究效率,有觉悟者批评也没用,似乎散散漫漫才正常,一切苦口婆心的提醒都像白开水。但是,突然有哪位洋大人在什么场合对此现象发了个话,表示了  相似文献   
98.
法与情     
有一对在美国攻读学位的夫妇,很令人同情。他们不小心将儿子烫伤,花钱治疗不算,心疼加着急,更折磨得他们疲惫不堪。谁料祸不单行,他们的邻居美国佬多管闲事,得知此消息后将他们告到法院,说他们虐待儿童,或者至少无能力、无资格做小儿之监护人云云。于是这对夫妇雪上加霜又吃了官司。打官司必请律师,请律师又是一大笔钱,他们只有叫苦的份儿。这还不算,法院又说要将他们的儿子领去照拂,原因是孩子在家得不到安全。 儿子也伤了,钱也花了,夫妇俩还要忍受亲情分离之苦,真是倒霉透顶!乍一看报载的这条消息,颇觉美国佬和他们的法…  相似文献   
99.
梵音与市声齐飞,佛家向俗家赚钱,这是不是可称为“吃教”,我也吃不准。  相似文献   
100.
王乾荣 《民主》2006,(3):47-47
读1月3日《新京报》载辛普里副教授《动物权是人类对权利认识的新发展》一文,我有几个疑问,盼辛副教授及其他方家指教。我承认动物应该有它们的权利, 比如不应被滥杀和虐待等等,但是这个权利,是不是与人的权利(即人权)相等?如果动物有与人同等的权利, 那么下面现象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