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民共两党都有开展互动交流的愿望.民进党坚持"台独"立场、不接受"九二共识",是民共两党无法进行党际互动交流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民共互动交流的大门,民进党务实派人士提出了冻结"台独党纲"的主张.放弃"台独"和接受"九二共识"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九二共识"和"台独"之间存在广阔的中间地带.民进党放弃"台独",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会接受"九二共识".大陆的底线是民进党接受"九二共识",而非单单"放弃台独".冻结"台独党纲"离放弃"台独"还有不小距离,不足以奠定民共交流的政治基础.虽然民进党冻结"台独党纲"的主张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但是不宜对其做过高评价."冻结"仅是暂时"中止",而非永久"终止".冻结"台独党纲"的主张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大陆应对其保持高度警惕.不宜过高期待冻结"台独党纲"的结果.民进党冻结"台独党纲"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都极低.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本来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创造性构想,却首先用之于解决香港问题,继而用之于解决澳门问题,从而形成了"一国两制"的香港模式和澳门模式,即"港澳模式"。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大陆在一些正式场合较少提及"一国两制",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大陆已经放弃将"一国两制"作为未来两岸统一的方案,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已经失败了。鉴于台湾对"一国两制"的各种误解和歪曲言论,  相似文献   
13.
谢长廷的两岸政治关系论述主要包括三个分论述,即“宪法一中”、“宪法共识”和“宪法各表”。谢长廷的“宪法一中”、“宪法共识”和“宪法各表”分别与国民党的“宪法一中”、“九二共识”和“一中各表”存有很大的差异。这三个分论述提出的主要面向和所要解决问题各有侧重。对于大陆方面而言,如何看待谢长廷的两岸政治关系论述,其实在更深层次意义上是如何看待“中华民国”及其“宪法”问题。研究谢长廷的两岸政治关系论述,有助于我们对其采取恰当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党政关系的法治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法治化的角度 ,对如何理顺党政关系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文章着重论述了实现我国党政关系法治化的含义、必要性、基本原则和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文化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英津 《唯实》2004,(2):49-52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 ,应对西方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文化挑战的基本策略应当是 :高度重视当今时代中西政治文化冲突的深远影响 ;正确处理政治文化的普适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以积极的开放的态度迎接西方政治文化的挑战 ;正确处理好政治文化的“引进”和“改造”的关系 ;尽快建构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既要反对文化民族主义 ,又要反对文化投降主义。  相似文献   
16.
自决与民主在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有着重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它们在创设疆界、实质内容、与独立建国的先后关系、制度化保障、主体及功能、权利性质等方面的不同.两者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早期的自决与民主的交织性、自决与民主的同根性、自决成为推动民主的杠杆之一.现实中将自决与民主关系搞混的原因有三:一是混淆了宪政意义上的自决权和国际法意义上的自决权,二是对于国际法有关自决条文的误读,三是"内部自决"和"世界民主"等概念的出现又加剧了这种混乱.梳理自决与民主之间混乱关系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将国际法意义上的自决权划分为内、外自决权,也不要将内部自决权与民主权利相嫁接.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台湾当局一直有人崇尚并鼓吹用“两德模式”来实现中国统一,为认清“两德模式”的实质及其荒谬性,现对“两德模式”作一考察和评析,以揭示其不适宜于两岸关系的原因。 一、“两德模式”的由来及其在台湾的发展。 “两德模式”是指东德和西德在和平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的模式。早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强权硬把一个主权德国切割为二:东德和西德。在当时冷战  相似文献   
18.
罢免与弹劾"总统"是台湾民主制下追究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责任的两种制度,但这两种制度在理论基础、权力性质、发动事由、提案门槛、裁决主体、对"副总统"的处置、去职效果等方面均有着重大的区别。为此,在分析这两种去职制度及其运作时,应予以区分,不能混为一谈。台湾的罢免与弹劾制度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因这两种制度的高门槛要求而使其在台湾现实政治生活中缺乏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如何加强大陆对台话语主导权的建构是新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大陆未形成对台话语主导权.原因主要有:大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两岸力量对比中没有占据显著优势地位;大陆未凝聚起一支建构话语主导权所需要的人才队伍;大陆涉台研究力量分布状态不尽合理.大陆的对台话语现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推动大陆对台话语主导权建构,不仅是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增进大陆软实力的重要举措,还是防止大陆陷入台湾"话语陷阱"的需要.未来大陆建构对台话语主导权的基本思路是:在学术话语方面,着力建构大陆自己的概念、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论体系;在政策话语方面,要通过修正旧论述来建构新论述;在大众话语方面,要着力打造和使用涵盖两岸元素的论述;要有意识地打造一批进行理论创新和话语建设的研究团队;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指向,增强话语对两岸分歧的解释力;要强化话语的利益基础,并系统稳妥地推进.  相似文献   
20.
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问题是影响两岸关系稳定和发展的一个敏感问题,历来为两岸所高度关注.在马英九时期,两岸保持默契,台湾在加入国际组织方面有所突破.但在2016年5月20日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亟待研究.回顾和梳理两岸在台湾加入国际组织方面的博弈历程可以发现:台湾单方面的“硬闯”无济于事,解决该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台湾必须跟大陆积极协商,取得大陆的认可或同意.未来大陆处理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问题要坚持5条原则:“一个中国”原则,先两岸、后国际原则,政经分离原则,个案处理原则,暂时维持现状原则.台湾参与某些国际组织的活动,必须使用适当身份、名称,否则就会破坏“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问题,不能仅着眼于当下,更要与未来两岸统一后的制度安排相挂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