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王英津 《求实》2008,19(5):8-11
在经典作家中,马克思、恩格斯只是一般论及了自决权原则,对民族自决权思想作出系统而完整阐述的是列宁.在列宁的一系列文章中,集中阐述了他的民族自决观.经典作家们的自决观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逐步发展成为反对殖民主义的理论武器,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由于历史的局限,经典作家们关于自决权的个别论述也有不尽完美的地方.虽然如此,但不能以此来诋毁经典作家们的自决观.  相似文献   
42.
罢免与弹劾“总统”是台湾民主制下追究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责任的两种制度,但这 两种制度在理论基础、权力性质、发动事由、提案门槛、裁决主体、对“副总统”的处置、去职效果等 方面均有着重大的区别。为此,在分析这两种去职制度及其运作时,应予以区分,不能混为一谈。台 湾的罢免与弹劾制度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因这两种制度的高门槛要求而使其在台湾现实政治生 活中缺乏可行性。  相似文献   
43.
主权构成研究及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主权本身的所有与执行的二重权能以及主权内涵的历史演变 ,将主权从构成上区分为主权所有权与主权行使权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既相互区分 ,又相互联系。其区别表现为两者在权能、地位、主体、性质等方面的不同。其联系表现为主权所有权是主权行使权的基础 ,而主权行使权又是主权所有权的权能体现和实现形式。依据分离是否是主权所有者自愿进行的这一标准 ,主权行使权与主权所有权之间的分离模式有主动分离和被动分离两种类型。主动分离有利于主权所有权的实现 ,而被动分离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对主权所有权的损伤。研究主权构成及其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应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中国近代史上的联邦制主张及其实践的失败,表明联邦制在当时缺乏可行性;早期中国共产党由主张联邦制到放弃联邦制的转变,也表明中共党人对联邦制及中国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当代台湾学者所提出的运用联邦制来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主张,仍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在港澳“一国两制”实践中,出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澳同胞参与国家管理等“共治”现象,作者基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及统一后有效治理的考量,尝试将“共治”概念引入到“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探索之中,以期拓展“一国两制”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现将文章发表如下,以供学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