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王连花 《学习月刊》2014,(10):95-95
湖湘文化,是一种给予湖南士人情操上以陶冶,激励着他们担待天下、敢为人先,谱写人生壮丽篇章,并以此影响甚至左右着中国近代的政治、思想和其他领域的变化的文化精神。这具有巨大精神价值和社会功用的湖湘文化是怎么发源形成的?在近代历经什么样的变迁?在现代又如何转型?围绕着这些问题,国内学者研精覃思、前后相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连花 《党史纵横》2014,(12):28-30
正《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第1份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一份报刊。毛泽东对这份报刊的创办、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刊阶段,他亲自为《红色中华》挑选了首批编辑,引导报刊确定正确的宗旨、任务,并为其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报社的成长阶段,他又密切关怀和经常指导报社的各项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亲自为《红色中华》撰写了大量稿件,阐述其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13.
王连花 《湘潮》2014,(6):43-4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相似文献   
14.
正《红色中华》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它在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毛泽东为《红色中华》报的创办、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为《红色中华》的创办积极筹措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为了宣传大会的召开情况,扩大影响,红色中华通讯社于大会召开的当天成立。会后,根据新成立的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工作需要,《红色中  相似文献   
15.
王连花 《湘潮》2020,(7):50-52
<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光辉著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毛泽东选集》的开篇之作,是一张了解中国社会的"解剖图",是一把理解中国革命的"金钥匙"。它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均做了明确而清晰的回答。毫无疑问,这篇光辉著作,堪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第一萌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起点。厘清诸多革命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标语口号是党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党的标语口号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党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主要表现在:党的标语口号的内在一致性反映出党史文化的内核和本质,体现了党史文化在发展中有坚持的发展规律;各个历史时期党的标语口号的差异性和不同点体现了党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党史文化在坚持中有发展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乡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是解决乡村问题的根本性途径,乡村振兴必须以组织振兴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适应新形势,致力于基层党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从改革初期的破旧立新,到党的十四大之后的制度构建,到新世纪之初的不断完善,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在40多年的历程中,基层党组织在政治、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纪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前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现状作了系统的总结和简要的评价,并对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为了满足严酷的革命战争需要,在中央苏区时期进行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的动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压力。为了减少群众的压力和损失,苏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动员补偿问题,在经济、政策、税收等方面对革命动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补偿。  相似文献   
20.
王连花 《湘潮》2022,(6):50-51
<正>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湖南人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涌现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人数之多,贡献之大,在全国首屈一指,形成了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宗旨意识突出、思想作风纯正、纪律观念极强,一心为民,公而忘私,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党性风范,对新时代广大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