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当代诠释;它始终着眼于并紧紧围绕着“人的发展”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确地回答了“要塑造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塑造人”等这一根本问题,具有深厚的人学底蕴,内蕴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综合性发展”的人学实践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12.
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领导集体在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摸索出了解读的基本规律。这一“基本规律”包括:科学理解规律、认识规律和实践规律等一般规律;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规律和当代化规律。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的“生存论转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本体论基础;“类生存原则”、“个体性生存原则”以及“共生性生存原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这一建构原则在实质上就是生态和谐化与和谐生态化的逻辑互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立足于对时代主题的科学,把握成功地实现了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理解观的继承、丰富与超越;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离不开对时代主题的深刻感知;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解观的科学解释学原则及其检验标准也蕴涵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当前,客观而系统地分析出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解观的时代特色及其科学内涵,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哲学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市民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及"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维度,也构成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哲学语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 ,发现了唯物史观 ,科学地分析了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改变了以往人们审视历史的思维逻辑和理论框架 ,完成了历史研究范式的彻底转换 ,宣告了以往一切唯心历史哲学的终结 ,实现了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以及历史的认识论同历史价值论、历史审美论的有机统一 ,在历史观领域真正实现了真、善、美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7.
党的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为指导,在积极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积极借鉴其它国家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重大转变,为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从历史哲学的理论视野出发来审视党的领导集体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演变,这在中国加速社会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9.
在和平、发展和合作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在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道路、意识形态整合等问题上成功地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实践诠释,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蕴着深厚的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伦理生态等生态底蕴;这种生态底蕴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也是我们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或逻辑起点,在历史的向度上彰显着生态和谐化与和谐生态化之间的逻辑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