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通过考察"一国两制"思想的包容性,并根据"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揭示"一国两制"思想包容性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邓小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就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行探索.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反思与改革,为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解放有赖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这预示着人类社会必须走向生态文明才有出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既取决于人类自身能力的发展,又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这预示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是一个系统工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制度安排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24.
邓小平认为,受社会环境、执政地位、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认识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既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又要立足自己国情。对权力进行制约监督,需要科学配置权力,依靠制度约束,强化各种监督。  相似文献   
25.
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整体性思考,从领导制度改革、组织制度改革和工作制度改革三个维度论述了改革的思路,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清晰的改革路径,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6.
文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体系的研究现状及意义进行了反思,对应该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思考,对研究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体系应该具有的创新之处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7.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具有相同的基本原则.但它们的具体条文又具有许多不同的规定.这些不同的规定,反映了港、澳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港、澳基本法不仅保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内地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而且也保留了两个特别行政区各自原有的特色.这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也是台湾人民能够接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8.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共是在《共产党宣言》的直接影响下成立的,中共完全继承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将共产主义作为中共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是一场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革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一方面重新焕发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共产主义理想造成冲击。中共对此保持了清醒的认识,采取了相应措施。改革开放40年,中共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结合时代特征与中国国情,对共产主义理想进行了理论阐释、制度建构与行为规范,使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得到践行。  相似文献   
29.
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实现国家统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宪政问题.1982年通过的宪法,解决了"一国两制"的合宪性问题,实现了"一国两制"的宪政化,从而使国家统一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0.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始终是一个执政党必须回答并牢牢把握好的重大政治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