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03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秋石 《同舟共进》2014,(11):73-75
2014年第1期《同舟共进》杂志刊登了童志强先生的历史纪实文章。详细剖析了原新四军秘书长李一氓同志生前回顾“皖南事变”,特别是有关项英同志在这一特发事件中的不当指挥及其政治责任,从而廓清了社会上一些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52.
秋石 《前线》2012,(4):75-79
一段时间以来,道德议题的热度持续走高,对道德问题的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特别是各类媒体常说常新的话题。无论是赞美道德模范的感言,还是抨击败德现象的批评,似乎都在印证这样的评论:2011年我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道德事件,勾勒出“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的图景。  相似文献   
53.
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的法定监督形式之一。专题询问是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地集中对特定议题进行的询问,目的是要通过问答的形式,督促一府两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扎扎实实体现人大监督的实际效果。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监督计划,9月29日上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专题询问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情况。此次专题询问采取在听取省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先分组审议、再联组询问的方式进行。这是省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本刊特推出一组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4.
秋石 《党的建设》2015,(1):12-13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举措.坚持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实践充分证明,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明确、领导有力、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为新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添了许多新鲜经验,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5.
秋石 《政府法制》2013,(13):8-9
继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深情阐述中国梦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又一次深刻论述中国梦。南此,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客,有关中国梦的议论再一次升温。中国梦为什么会如此打动人心?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56.
关于1927年鲁迅坚辞中山大学教职的原因,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顾颉刚从厦门大学来中山大学任教,鲁迅不愿与其合作共事.但这只是一个加快他辞职进程的催化剂,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是广州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鲁迅提出营救被捕学生无效,愤然辞职.鲁迅善于斗争,注意在具体的斗争实践中保护自己.他并不直截了当地以国民党背信弃义、同室操戈,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这一事实作为辞职的公开理由.由于有了顾颉刚的到来这个借口,鲁迅遂坚决辞职,离开广州.  相似文献   
57.
正一、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就是党领导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能力,也就是制度执行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相似文献   
58.
秋石 《求是》2012,(6):12-15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和各大报发表了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从此,学雷锋活动在举国上下蓬勃兴起,历久不衰。时光如流,岁月如歌。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期待,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  相似文献   
5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石 《求是》2003,(21)
党的十六大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框架,特别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摆在同等重要地位,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之一,意义非同寻常,这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势在必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三个文明之间相…  相似文献   
60.
科学发展观就是社会主义发展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秋石 《求是》2005,(21)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作出的最新理论概括,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决定着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