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北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服务加强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助推全省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本刊特推出“高校党建观察”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82.
伦立飞 《工友》2014,(12):54-54
正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个人,仇人颇多,因此非常烦恼。他常听高僧解惑,以求精神上的解脱。后来有一天,他对高僧说,我已经没有仇人了。高僧以为他开悟了,欣慰地说,你终于有了化敌为友的心胸,恭喜你。哪知他这样答道,不是的,是我将他们统统杀了。高僧闻言,并没有因此而大惊失色,而是温和地说,善哉,善哉。轻易夺人性命,你孽缘未消矣。记住,人生的至高境界,是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  相似文献   
83.
用无细胞培养系统培养我国3株水牛源布氏锥虫伊氏亚种取得成功。从开始培养的第7天起,向虫数已很少且不增殖的培养物中逐日补种少量滋养层细胞系统培养的培养日龄相同的同株锥虫,于10~17天间逐步建立了适应于无细胞系统的锥虫群体。整个适应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一过性生长期、生长停滞期、初步适应期和完全适应期。至今已连续培养9个月,虫密度一般保持在1×10~6/ml左右,最高可达1.9×10~6/ml。锥虫在培养物内有规律地呈现岛屿状密集分布。长期培养的锥虫仍保持单一细长形态,具表面被膜、对小白鼠有致病力。对已适应于无细胞系统的锥虫,成功地进行了克隆、冻存、复苏后可直接继续培养。实验表明,培养液中2-ME和马血清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3mmol和20%,添加0.1mmol次黄嘌呤可使虫密度增加约1倍。用烛罐可取代CO_2-培养箱。基础培养基贮存于-20℃,至少可使用76天。  相似文献   
8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阳性麻雀体内分离到了一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和DIG-标记IBDVcDNA探针斑点杂交试验证明该病毒为IBDV。病毒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血清型鉴定为Ⅰ型,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RNA,病毒核酸的电泳图谱呈两条特征带。病毒对乙醚不敏感,pH2.0不能灭活病毒,pH12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56℃作用3小时病毒仍有活性,70℃1小时可灭活病毒。以上结果表明从麻雀体内分离到的IBDV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与目前鸡场流行的IBDV极为相似,可能与鸡IBDV同源,提示麻雀可能在IBD流行病学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二千三百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一篇十分奇特的作品——《天问》。《天问》以提问的形式,接连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从天上问到地下,从自然问到社会,从历史问到现实,从神话传说问到人间世界……。一系列大胆的疑问,体现了屈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天问》中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内容博大精深。随着历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楚辞研究专家的努力,许多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但还有许多问题,比如一些神话传说,至今仍没有把它的奥秘打开。这正如郭沫若同志所说的,《天问》有好些传说还是封锁着的,我们还没有找到打开它的钥匙。  相似文献   
8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评价民间文学。列宁曾经指出:“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来整理这些材料,用这些材料是很可以写出非常出色的关于人民的理想和愿望的著作的。”(《列宁论文学与艺术》卷二,957页) 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文学上的审美价值,而且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各民族人民世界观的形成、发展的科学价值。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上,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曾经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军对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斗争,必然要反映到人民的口头创作中来。由于云南的少数民族直至解放前夕,还分别保留着原始氏族公社、奴隶制和封建制的不同社会形态,使我们能够透过他们的民间文学作品,看到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无神论与有神论斗争的一些情景。  相似文献   
87.
谈傣族文学     
傣族居住在我国西南边疆,人口六十多万,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同时散居于澜沧江两岸和红河流域。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它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不仅有它的口头文学,还有书面文学。傣族的书面文学有的是用纸张毛笔书写的;有的是在贝叶上用针划写的。前者主要在德宏,后者主要在西双  相似文献   
88.
神话想象与艺术想象有什么区别?神话想象本身具有哪些特点?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更好地认识神话的本质,确定神话的界说,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想对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得到前辈专家和同行们的指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要有想象的基本材料(已有表象);二、要经过一定的思维方式(加工改造);三、要创造出新的形象。这是想象的一般规律。不论是神话想象还是艺术想象以至科学想象,都要遵循这个一般的规律。然而,这个一般的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会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  相似文献   
89.
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赞歌——重评电影《五朵金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多年前,在大跃进中产生的电影《五朵金花》,曾经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受到观众的好评。可是,万恶的“四人帮”为了反对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竭力否定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巨大成就,把一大批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打入冷宫,《五朵金花》当然也不能幸免。今天,华主席率领我们粉碎了“四人帮”,文艺得解放,我们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90.
英雄是自由的,而旁观的庸众,却往往要循着自己的思维给心目中的英雄加上许多框框和道道.甚至修成一座座金身,百毒不侵。山姆·沃尔顿作为20世纪最为耀眼的商业领袖,自然也不能逃脱这样的厄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