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西安发动震惊中外的捉蒋兵谏以后,事前并没有与陕北的中共中央取得联系,这是不争的史实。但是,许多人对张学良、杨虎城在捉蒋以后为什么电请中共代表周恩来来西安协助处理捉蒋问题,始终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甚至认为张学良和杨虎城既然在事变前没有征得中共的同意,那么为什么在事变后竟然敦请中共派代表来西安呢?事实上其中另有隐由。  相似文献   
12.
世人皆知张学良因“皇姑屯事件”与日本关东军结下“杀父之仇”,但是,极少有人知道日本关东军与张少帅早年曾经有过一次让世人切齿的“杀子之恨”。张学良1915年和于凤至结婚以后,先后生下一女二子。1920年春天,张学良  相似文献   
13.
如今,海峡两岸的关系愈来愈趋向缓和。反观历史,笔者不禁忆起蒋介石在世时的两岸“禁锏”政策和蒋经国时代一度施行的两岸“三不”方针。这其中值得人们追思的,莫过于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期间,发生在香港的同民党获释战俘张铁石自杀事件。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被秘密幽禁的50多年里,他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周恩来与张学良分手25年之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仍在通过香港种种关系设法为张学良隔海捎书。以下记述的是周恩来1962年密信送达台湾的经过。周恩来写信的起因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有张学良  相似文献   
15.
在作家刘绍棠人生的最后几年,我有幸多次去北京拜望他。从刘绍棠的闲谈中,无意间得知他曾经得到过一次政府部长的提名。可是这位一生只追求写作的乡土文学作家却推掉了。这就引出了刘绍棠与已故的胡耀邦同志鲜为人知的交往和友谊。 团中央第一书记以文会友 1952年,刚刚16岁的刘绍棠奉调到团中央工作。也就是这一年,他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好势头。先是《红花》这个短篇小说在北京一炮打响,不久他的《青枝绿叶》、《摆渡口》和《大青骡子》也先后在天津、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2月18日,美国旧金山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可是就在这一天,一位本世纪东方的传奇人物,悄悄地从台湾搭飞机飞临了这个城市。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发动过震惊中外“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将军。这也是张学良携妻子赵一荻第二次来到美国。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国范围展开的抗击“非典”斗争,很容易让人回忆起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东北的那场肺鼠疫。肺鼠疫是鼠疫的一种,属恶性传染病。那次疫情随时可能波及更大范围,但在中共辽吉省委书记陶铸的直接指挥下,由于我军民采取了及时果断的措施,便有效地将疫情控制在辽吉地区,没有进一步向更大范围蔓延。当年的肺鼠疫控制战,特别是陶铸同志  相似文献   
18.
19.
2002年冬天,笔者前往辽宁省沈阳市参加纪念张学良逝世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座谈会上各路“张学”家们谈论的最热点的话题,不外是张学良晚年为什么不回祖国大陆?这几乎成了一个猜不透的谜!但是,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张学良直至病殁在美国檀香山,也没有忘记他的祖国、生他养他的东北。更没有忘记在他生前,曾于  相似文献   
20.
张学良的“口述历史”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保存在“哥大”图书馆的“毅荻书斋”也随之对外开放,公开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生前捐献给这所著名学府的若干历史文物。“毅荻书斋”当年是如何筹划和运作的?这些记载着张学良的征战生涯与幽禁岁月的珍贵文物,又是如何从台湾运往大洋彼岸的纽约的?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