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0篇
法律   79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作为一类最为典型的行政诉讼,撤销诉讼具有诉讼目标的形成性、诉因的不利处分性、诉讼两造的对抗性及诉讼功能的多重性等特点.行政行为业已存在且尚未失效、原告主张行政行为违法致其利益受到侵害、复议前置程序的特殊要求以及法定期限要求共同构成了撤销诉讼特有的起诉规则.  相似文献   
42.
当代中国行政主体理论的生成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主体理论曾经对中国的行政法学研究和行政审判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在公共行政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行政主体理论已经明显滞后。应当在我国近来公共行政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下,通盘考虑现行行政主体理论的重构.逐渐缩短其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43.
预防性不作为诉讼是一种事前救济途径,允许公民在重大权益即将受到不可逆转的预期损害时,可依据法律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制止行政行为或事实行为的作出以保护其特殊权益.预防性不作为诉讼具有预防性、补充性、无期待可能性等特征,可弥补现行事后行政诉讼救济的不足,为公民权利提供有效且无漏洞的救济途径.基于预防性不作为诉讼的补充性,应当在适用范围、起诉条件、审理规则等方面加以必要规范,以保证其事前救济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44.
作为功能民营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公私协力已经成为现代行政法上的重要现象。公私协力的兴起动摇了行政行为的中心地位,而大量新型行政活动方式的广泛运用则对传统行政行为型式化理论提出了诸多挑战。为此,现代行政法学应当从赋予政府行政活动方式选择自由、发挥行政过程论的补缺作用及关注具体部门行政法研究等方面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45.
对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改革40起典型事例的实证分析表明,特许经营制度改革本身定位是否确当、政府是否具备诚信意识、后续政府监管是否有力、政府利益衡量是否周全,往往成为特许经营制度运作成败的关键。为了实现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健康发展,应当从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完善和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等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46.
公众参与机制的缺乏是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监管失利的重要原因。实践观察显示,参与制度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低下、参与方式单一化和参与阶段片面化是我国当前公众参与特许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推动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应当从市场准入、事业运营及市场退出等监管环节设计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47.
行政复议困境的解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复议在当下我国的制度实践令人堪忧,公众对行政复议认同感的日益下降便是其尴尬处境的真实写照。行政复议困境的摆脱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通过权利救济观与纠纷解决观的重塑。为行政复议制度功能的发挥奠定认识基础;二是通过复议机构独立化与专业化的改革,为行政复议困境的摆脱提供组织保障;三是通过复议程序司法化的设计,为行政复议宗旨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48.
从出庭应诉首长、出庭案件类型、出庭应诉率、出庭具体要求、不出庭责任等五个维度检视153个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规范文本,可以梳理当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运动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形式化及庸俗化问题。规范文本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实际功效,最高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制定专项司法解释的方式指导各地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完善,使其真正成为优化行政审判外部环境的制度抓手。  相似文献   
49.
行政调查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调查是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开启之后、行政决定做出之前,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依据职权所进行的资料收集、证据调取活动,具有附属性、程序性、裁量性及间接影响权益性等基本特征.作为一项程序性行政行为,行政调查的运用应当遵循法定主义、职权主义及当事人参与主义等基本原则,并选择适当的方法为之.  相似文献   
50.
三年前,笔者曾经撰文分析了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中的四种失衡现象。其中,"行政法学研究与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失衡"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之一。①实际上,就三大诉讼法学研究而言,行政诉讼法学与刑事、民事诉讼法学之间的"失衡"则更加显著。②今年恰逢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20周年,如何摆脱当下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困境理应成为行政法学者思考的重要课题。③限于篇幅,笔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初步分析,希冀能够引起学界同仁的共鸣和更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