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0篇
法律   79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当下中国的行政法学研究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内容失衡、视域狭窄、方法局限、争鸣匮乏等问题。为了实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在21世纪的新崛起,应当以本土化、规范化、和谐化、综合化与国际化为导向,着重在基本范畴的重构、行政法哲学的构建、部门行政法学的拓展、比较行政法学的突围、行政法社会学的建立、行政法方法论的更新等方面进行努力。惟此,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方能真正走出困境,进而不断提升其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52.
略论行政行为的生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效是行政行为效力的表现形态之一,意指行政行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开始产生形式效力。从国外的相关立法来看,关于行政行为生效的模式有两种,即自通告或公告之日起生效和自做出之日起生效。我国未来的行政程序法在这一问题上宜采取第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53.
行政强制执行作为国家运用其权力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同样状态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一国行政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行政强制执行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因而各国纷纷对其实行立法规制,逐渐形成了以德奥为代表的行政机关自力强制和以美法为代表的司法机关强制执行两种不同的模式。1953年5月1日起生效的《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法》奠定了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模式的基础。一、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法》的主要内容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法》由四…  相似文献   
54.
我国不宜建立行政公诉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公诉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的宗旨相悖,极有可能阻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其建立还将导致检察权的进一步扩张,破坏既存的国家权力配置格局.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行政公诉制度不宜建立.  相似文献   
55.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存在诸多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在分析被告改变原行政行为利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6.
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基础上的乡村巨变、消防事务治理结构内在的可分解性以及公共部门消防服务供给能力的不足,使得消防事务的民营化具有客观必要性。我国消防服务民营化改革宜采取通行的合同承包方式,通过委托民营部门生产部分消防服务实现,政府角色向事前决策者和事后监管者的嬗变,从而在维系政府公共责任的前提下向全社会公平地供给消防服务。  相似文献   
57.
过度介入法治实践既耗散了行政法学的有生力量,也影响了行政法学的思维方式.在行政法治建设提档升级的时代,应当警惕“问题导向型”研究进路的庸俗化理解.行政法学须将《纲要》对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憧憬转化为相应层次的学术命题,并在行政法制度、行政法学基本范畴、行政法学体系和行政法治模式上实现研究的创新.作为行政法理论基础论争中的重要学说,“政府法治论”对行政法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行政法治实践的发展曾经发挥了应有的引领作用.在法治政府即将基本建成的前夜,政府法治论当在核心内涵和实证基础上继续深挖,进而与时俱进地生长为当代中国具有学术和社会双重影响力的行政法学思潮.  相似文献   
58.
行政裁量基准的理论悖论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裁量基准的兴起既是行政机关对社会呼唤执法公正的积极回应,也是行政机关抵御社会资本侵蚀实现自我保护的切实需要,体现出规则之治意识的觉醒,理应成为转型中国核心的行政裁量控制术。裁量基准的智识资源更多来自地方性知识而非行业性智慧,应当承认基层行政执法机关所拥有的基准制定权。作为一类具有规范具体化和解释功能的行政规则,裁量基准效力的外部化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现象,有关裁量基准事实拘束力和法律拘束力辨析的意义日趋弱化。对行政裁量基准诸多理论悖论及其消解的探究,能够为裁量基准课题研究的及时转向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59.
60.
作为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监管的最后一环,市场退出应当是一种"备而慎用"的管制手段.法律文本的杂乱无章、竞争机制的缺乏以及违规行为处理上的偏颇致使当下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频频夭折.有鉴于此,应当从明晰立法权限、明确退出条件、设定运作程序和完善配套机制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市场退出制度,使其发挥作为一种有节制的管制手段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