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一九三九年六月,高敬亭同志被错误地处死。此后几十年来,对高的评价一直是不公正的;他所领导的新四军四支队,以及四支队的前身—红二十八军,也成为党史、军史研究的禁区。本文试图对高敬亭同志的功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2.
抗日战争初期,我党我军先后在安徽建立了皖中、皖东、豫皖苏、皖东北四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中共中央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  相似文献   
23.
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考□童志强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国共局部内战中遭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损失。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损失究竟有多少?长期以来,史学界众说纷纭。以四本比较权威的党史专著和工具书为例,从中可见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就大相径庭: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24.
在《邓小平文选》中,有大量对历史问题、历史经验的精辟论述,它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历史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重视历史的作用,把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提到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的高度。学习《邓小平文选》,发现邓小平讲话有一个特点,喜欢从历史切入,总结历史经验,然后把握时代特点,联系实际,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论述方法。比如前几年当他获悉西方L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时,脑子里马上就联想到190o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一页痛史。中国正是在八国联…  相似文献   
25.
26.
曾是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专家钱俊瑞于1908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县鸿声里(今锡山市鸿声镇)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入私塾,新学兴起后先后就读于鸿声小学、江苏省立第三师范附小、第三师范中学,毕业后当过一年小学教员,1928年考入设在无锡的民众教育学院。由于自小生活在农村,钱俊瑞对农民的疾苦和生存状态十分关注,积极报名参加了由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陈翰笙发起组织的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从  相似文献   
27.
在《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第94页上和《大江南北》杂志1988年第5期“历史研究”专栏所刊登的《围绕皖南事变的是是非非——访问南北同志》一文中,作者都认为在1940年5月,中共中央曾电告周恩来等人,要周恩来立即约叶挺到重庆谈话,彻底解决新四军的工作问题,确立叶挺在新四军的实际地位与实际职权,以坚定其在新四军工作。反对蒋介石重新解决新四军问题。经过对有关史料的反复考证,笔者认为藏于中央档案馆的这件电报时间有误。其发电日期绝对不可能是1940年5月,而是要比此早得多。中央书记处的这封电报全文不长,现摘录如下:项、周,叶,廖:蒋在西安向我们同志表示,叶挺已离新四军,因此新四军问题须重新解决,有另派他人去新四军任军长之意。在江北支队  相似文献   
28.
一月八日新四军后撤时,秩序混乱,直到八日十时方撤离丕岭。军部于凌晨两、三点钟撤到丕岭以西的里潭仓宿营。从这里向东可出丕岭,向南和东南可出高岭、濂岭,向西可出高坦达茂林。中午,军部带领部队向南开动,准备突出高岭,向太平方向前进。行军两三小时后,因向导带错路,在岔道口误向濂岭走去。此时,特务团已撤回濂岭,与敌七十九师正对峙中。正当全体向后转,改向高岭前进时,又获悉七十九师另一部与五团激战于高岭。不得已,军部又只好折回里潭仓宿营。  相似文献   
29.
1938年冬.中共中央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确立“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11月6日全会闭幕,9日中央政治局即发党内通知,宣布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①为了贯彻落实发展华中的既定方针,对付华中日益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1939年11月,刘少奇率中原局直接进入华中敌后,直到1942年3月迟延安.在华中,他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策略思想具体运用到华中敌后,力挽狂澜于既倒,迅速打开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观照刘少奇在华中敌后二年多的斗争实践,他…  相似文献   
30.
皖南事变研究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皖南事变研究一直是史学界的热门课题。本文旨在介绍10年来国内研究的基本概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一、基本概况 10年来,皖南事变研究出现过两次高潮。 (一)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981年前后 1981年5月,时值皖南事变40周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在芜湖召开首届年会。全国9省2市280多名史学工作者和92名新四军老同志与会,提交学术论文、回忆录和有关史料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