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正贵州加大品牌推介,扩大"贵州苗药"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推进骨干企业打造黔药品牌。4月1日,贵州省发布《贵州省2019年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要点》:2019年,全省大健康产业加速发展,水平与规模逐步提升,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深入,产业竞争力、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实现产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42.
阳光和煦,一位老人坐在藤椅上,望着竹栅栏外绿色田野与淡淡远山,身后是一幢两层小楼,白墙黛瓦,楼中间挂着“苟坝印象乡愁民俗”的牌匾. 这里是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2015年6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43.
正在"都匀"变"都市"进程中,"大都匀"在脱贫攻坚、城乡一体化和都市文化建设方面的步伐铿锵有力。人是都市的核心,产业是都市的动力,文化是都市的灵魂。在"都匀"变"都市"进程中,"大都匀"范围内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城乡一体化和都市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匀的步伐铿锵有力。墨冲布依城让贫困农民变市民"我在镇上找到了工作,搬过来住生活更方便……这里的街道干净整  相似文献   
44.
正贵州2018年拟安排资金2.1亿元,以补助方式支持每个深度贫困县发展一个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占有率高、增收潜力大、贫困农户参与度高和带动脱贫效果好的特色主体产业,做大做强"一县一业"。在"天然温室"黔东南州榕江县,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正在全县蔚成大观,鼓起了当地百姓腰包;在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红芯红薯产业正带动县内同胞脱贫致富……2017年以来,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实施"一县一业"规划布  相似文献   
45.
正2017年12月25日,在剑河县革东镇五岔村,手捧一颗重约1公斤的大型大球盖菇,村民潘荣生笑得灿烂。"公司以每斤4元、每亩4000斤保底收购我们种的菌子,乡亲们再也没有后顾之忧,纷纷加入合作社。"正在学习大球盖菇采摘技术的创园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潘我愚介绍说,从2017年10月种下菌丝起至今,合作社的160余亩菌地里,已经产出了200多公斤大球盖菇。秋收过后,剑河县扶贫、农业等部门引导农户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稻草、谷壳、秸秆等生物废料作为生产  相似文献   
46.
正"八要素"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施工图。按照省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切实履行"施工队长"的职责,牢牢把握"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向纵深发展,贵州广大农村产业发展活力涌流。八个村的"八要素"实践,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如火如荼的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47.
正盘州市把刺梨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致力于建设全国最大的刺梨加工基地。54.41万亩刺梨基地已惠及52万人口,每年为每个贫困人口增收11050元。"这位是我们村的大学生,在外省工作8年以后回来支持我们的刺梨产业。"4月19日,在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关镇宏财盘江天富刺梨产业园,宏财盘江天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德友向记者介绍了返乡就业的封舟宇。封舟宇的家乡盘关镇贾西村几年前是一个深度贫  相似文献   
48.
近日,锦屏县和天柱县两口地热井项目通过评审并启动施工,标志着贵州省地热资源"探采分离"改革试点的十口地热井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温泉(地热)资源"探采分离"改革试点如何助推贵州"中国温泉省"建设?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赤兵。  相似文献   
49.
正"这棵核桃树已经种了几十年了,不光让我发了核桃财,还被选为母树,现在全县种的核桃很多都是这个品种,大家都有脱贫的门路了!"2017年12月21日,在赫章县财神镇财神村元山坡组村民常开潮家总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小楼里,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常开潮家核桃林里,有一棵1998年就开始挂果的核桃树,经过一家人的精心呵护,这棵树结出的核桃品质越来越好。2007年,常开潮把这颗树上产出的核桃拿到镇上的集市卖,一位外地  相似文献   
50.
正在凶案现场找寻蛛丝马迹,为受害者伸冤;在实验室提取生物物证,绝不让凶手逍遥法外……这不是电视剧里的场景,而是一位年轻女法医11年如一日的工作日常。她时常与尸体打交道,在迷雾伪装下明察秋毫,让尸体"开口"说话,维护法纪公平正义,她是关岭自治县公安局的女法医赵晶晶。2006年,从贵阳医学院毕业后,23岁的赵晶晶考入公安系统,成为关岭自治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中队的一名一线民警。"当时看她白生生的一个小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