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法律   9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经济犯罪的规范解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经济犯罪的规范解释中,应当注重对经济犯罪规范进行刑法价值上的独立判断。当某种经济不法行为不具有经济犯罪规范所指向的特定的社会危害性而刑法条文在字面上又能够将该种行为包含在其中时,规范的实质内容应当优先,对该种行为要从实质上进行理解,而不应从形式上理解。当值得处罚的经济不法行为在实质上具有某个刑法规范所禁止的性质、但刑法用语在形式上对其无法予以包含的,亦应当从实质上解释经济犯罪规范。由于经济犯罪规范数量众多,法条大小系统庞杂,所以在经济犯罪规范解释中应当特别关注构成要件的体系解释。  相似文献   
42.
真正身份犯之共犯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特殊身分的性质决定,一般情况下,无身分之人只能构成真正身分犯中有身分者的组织犯、教唆犯或帮助犯,而不可能与有身分之人共同实行真正身分犯之罪.但是,当真正身分犯的实行行为为复合行为,或者真正身分犯为职务犯罪而其职务便利可以为无身分者与有身分者同时利用时,可以例外.无身分之人与有身分之人共同犯罪,原则上都应以真正身分犯之罪定罪处罚.但是,当无身分之人对有身分之人的身分并不明知时,可以分别定罪.  相似文献   
43.
在盗窃案件中,经常发生行为人对所盗窃财产的价值认识错误的情况,北京发生的"天价葡萄案"、烟台发生的"天价兰花案",以及其他地方发生的"天价豆角案"、"天价虎骨案"等等,均属此类。对象价值认识错误是否影响盗窃罪的构成,如何正确处理此类案件,为了在理论上彻底将这些问题阐释清楚,总结出适用于此类案件的一般性结论,近日,本刊与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疑难案例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就该类案件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4.
由特殊身分的性质决定,一般情况下,无身分之人只能构成真正身分犯中有身分者的组织犯、教唆犯或帮助犯,而不可能与有身分之人共同实行真正身分犯之罪。但是,当真正身分犯的实行行为为复合行为,或者真正身分犯为职务犯罪而其职务便利可以为无身分者与有身分者同时利用时,可以例外。无身分之人与有身分之人共同犯罪,原则上都应以真正身分犯之罪定罪处罚。但是,当无身分之人对有身分之人的身分并不明知时,可以分别定罪。  相似文献   
45.
香港毒品犯罪及其惩治防范赵秉志,肖中华编者按:毒品被称为“国际瘟疫”,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宁。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作用,香港的毒品泛滥成灾,毒品犯罪十分严重,因而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1日恢复行使对香...  相似文献   
46.
关于完善妨害司法活动罪立法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完善妨害司法活动罪立法的研讨赵秉志,赫兴旺,肖中华妨害司法活动罪,是各种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司法活动,侵犯国家司法权正常行使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关于妨害司法活动罪的立法完善问题,近年来在刑法修改研讨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拟结合国家立法起草机关对...  相似文献   
47.
中国刑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刑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赵秉志赫兴旺颜茂昆肖中华刑法乃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它涉及到国家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立法机关着手对刑法典进行全面的修改并将之列入议事日程,这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应当引起...  相似文献   
48.
根据新《刑诉法》确立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检察机关可对符合要求的不法未成年人决定不予起诉,实现司法处遇非犯罪化。该制度关涉到刑事政策的制定和司法权力的制衡,然而,学界缺乏对其存在根基的理论支撑。实际上,刑罚机能及标签理论为未成年人司法处遇非犯罪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检察机关决定未成年人司法处遇非犯罪化也是我国的现实选择。因所附条件的义务属性,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生效不需以审判机关的同意为前提。  相似文献   
49.
论非法集资犯罪的制度防范和刑法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非法集资犯罪的制度防范   非法集资犯罪乃至所有金融犯罪,从道德评价的层面上分析,只在很低的程度上体现犯罪人的“自然恶”,其突出地表现为他们对抗政府既定制度的“违规恶”。因此,仅仅依靠刑法的制裁是很难减少和杜绝这些犯罪的。甚至刑法的制裁有时无法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和罪犯对刑罚的内心服从。①防范非法集资犯罪,从根本上说要从制度上着手。笔者以为,非法集资犯罪的产生,除了人们通常提及的“执法不力”、“审批不严”等原因外,从金融法律制度上作深层次的考察,还有如下不可忽视的两个原因:   一是我国政府长期…  相似文献   
50.
渎职罪认定中的几个共性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中华 《法学论坛》2001,16(5):48-55
关于渎职罪的主体认定,应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含义作扩大理解,包括“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不应包括刑法第93条第2款所列人员;渎职罪本案的构成,必须以前提罪在实质上确定或者原案在实质上战立为前提;对渎职罪中的受贿罪问题应实行数罪并罚;渎职罪中的庇护行为应按共犯处理,择一重罚处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