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法律   9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期“大讲堂”讨论了两大话题,一为“司法公正”,一为“清官情结”。“司法公正”曾被称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墙,故呼吁和期待“司法公正”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司法公正,本期的3位专家各抒己见,肖中华研究员更是提出了“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实现司法公正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的观点,给人以启发。至于“清官情结”,国人自古就有,但为何在法治社会的今天,这一情结挥之不去呢?请看专家是怎样分析的。  相似文献   
92.
论受贿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刑法中受贿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应理解为利用本人的职权便利 ,可以是将来的职权便利 ,但不包括所谓“过去的职权便利”。刑法第 1 6 3条第 3款规定的索贿构成受贿罪 ,应当以第 385条的规定为标准。“为他人谋取利益” ,从利益的实现方面来看 ,包括意图或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正在为他人谋取、尚未谋取到利益 ,以及已为他人谋取到利益。间接受贿的成立 ,必须以行为与第三人职务之间存在制约关系为前提 ,为请托人所谋取的“不正当利益” ,包括非法利益和不确定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93.
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对党的事业、对于党保持长期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党的意志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民根本利益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时间越长,自觉加强对干部队伍的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就越大。这就要求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坚持“八荣八耻”,进而达到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94.
新《信访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的信访制度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大量的问题、矛盾和纠纷还未能通过信访制度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本文从法治精神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访制度,发挥信访制度应有的功能和效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
受贿罪中的收受是指收取并接受他人财物。只有主观上的索求而客观上无实际取得的,不能被认为是索取,不应以犯罪处理。收而不受时,应该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认定收受,并视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受而不收时,如果双方约定明确由财物相对人占有,在案发时仍然由相对人占有的,不应认定为收受;如果国家工作人员要求或暗示请托人向第三者提供财物的,仍应认定为受贿罪。将财物退还给相对人的,视情况进行处理,如行为人发现相对人暗中送的财物而退还,不宜认定成立犯罪。  相似文献   
96.
一、能否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取缔办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法条采取简单罪状方式,使本罪的客观要件存在述而不明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均未出台相应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实践中对此罪认定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7.
情节加重犯在司法实践中极为常见,但对情节加重犯的认定往往看法不一。本文认为,所谓的基本犯与情节加重犯必须符合某同一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且情节加重犯以成立其基本犯为前提。惟因基本犯的概念经常使用于犯罪停止形态的领域,极易造成混乱,因此建议在情节加重犯的场合使用情节一般犯和情节加重犯的概念。情节加重犯的加重情节必须能被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容评价,否则就不成立该罪的情节加重犯,往往构成结合犯或者其他加重犯。一般来说,情节加重犯的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必须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8.
危险犯是指以侵害法益的危险状态的造成作为犯罪成立条件的犯罪,而实害犯是指以对法益实际损害的造成作为犯罪成立条件的犯罪.为更好地为立法论和解释论服务,将实害犯作前述界定是有必要的,借此亦可与结果犯区分开.危险犯与实害犯这组概念解决的是犯罪成立条件的问题,而行为犯与结果犯解决的是犯罪既遂条件的问题.从立法论上,我国刑法分则关于危险犯与实害犯立法模式的选择具有随意性.  相似文献   
99.
香港毒品犯罪及其惩治防范赵秉志,肖中华(接7期)二、香港刑法中的毒品犯罪及惩治(一)香港有关惩治毒品犯罪的刑事法律概览香港法律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英国法。典型的英美法系特点决定了香港没有统一的刑法典,而普通法,衡平法和单行刑事条例成为香港刑法的主要渊源。...  相似文献   
100.
澳门新刑法典基本原则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门新刑法典基本原则之探讨赵秉志肖中华引言作为澳门过渡期第一部本地化的法典——《澳门刑法典》(以下称澳门新刑法典),已于1995年11月14日由澳门政府第58/95/M号法令公布,并于199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澳门新刑法典的颁布实施,结束了澳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