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故事1:我是一个外来户故事的主人翁李丽(化名)来自山西武乡县。2006年10月11日,李丽接受了本刊记者面对面的采访。李丽和丈夫经人介绍认识。当时我就一个想法,我是小学文化,而他是大学文化,我觉得不般配。再加上山西和北京相隔几百公里路,我连县城都很少去,让我一下子到北京,真不敢想像的。他们家却特别有诚意,一家人亲自去过我家好几次。也许是城市的神秘让我有些向往吧,我说再考虑考虑。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他家不甘心,没过多久,这家的二女儿又来到李丽村里,这次一住就是半个月。这次,她是有备而来,连结婚证明都打好了。如此诚意,把李丽家…  相似文献   
12.
三悟     
一悟,原来记者首先需要的是胆量。2006年初,我在做一个有关大学学生军训猝死的选题。很快,我就联系了当事人小陈的父母,根据他们提供的路线,我先坐车到了大望路,然后换车到通州,下了车,离他们家还有三公里路程,但是这段路已经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到达,惟独看见的就是黑车。“多少钱?”“16元。”“开这么高?我每次都是12元就够了。”“行,12就12,走吧。”一路上,我壮着胆子,装作对路很熟的样子(其实心里想司机要是把我卖了我都不认识路,呵呵)。到了他们村口,我看到小陈的父亲,一路寒暄着,这时他指着十几米外一个村庄告诉我:“那边就是…  相似文献   
13.
悲情丈夫、出轨少妇、偷情男生、QQ记录、网络游戏,这些关键词构成了这次事件的“轰轰烈烈”。每个网友都想从中获得某种乐趣,却没有人去关心当事人的感受——这种从网络扩散到现实的“道德谴责”显现出了一种可怕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从2004年11月,北京安贞华联商厦发生商场与“黄牛”的斗法事件之后,两年之后的今天,商场“黄牛”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升级换代,成为活跃在北京商场里的更具技术含量的新行当——代购。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精神是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性实践生发出的具有原创性的革命精神,它内含了关于中国革命现实及特点的深刻把握,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重要标识。新时代条件下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国家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源泉,是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是建设伟大工程的丰厚滋养,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念力量。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2003年9月13日,小娜与北京善勤社区服务中心签订了"劳动协议书"一份,有效期一年。合同签订后,小娜即被北京善勤社区服务中心派到北京市东旭佳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华冠丽景嘉园物业管理部当保洁员,具体负责华冠丽景嘉园3号和4号楼1-8层的楼道卫生。正当小娜勤勤恳恳地工作之时,厄运来了--2003年11月6日中午13时许,小娜到4号楼地下室上厕所时,遇到了正在楼里装修的民工宋喜军。因为地下室的厕所非常简陋,宋喜军发现里面有个年轻姑娘后动了歹念。在小娜出来时宋喜军突然蹿出来,提出要和小娜发生性关系,在遭到严词拒绝后,宋喜军欲…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被誉为“国内公开戒毒第一人”的吴荣终于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又一个心愿——与自己的心上人林志辉喜结良缘。一年前的同一天,吴荣成功戒毒并有幸成为义务禁毒宣传员,参加了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中国禁毒万里行”活动。现在,吴荣正在为实现她的“阳光康复家园”梦想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底以来,《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进程提速。上次修改时,“无罪推定”是最大的“亮点”。如今,7年过去了,这项引进的规则在中国水土服不服?  相似文献   
19.
“未婚先孕”、“私生子”、“黑户”……与她们联系最紧密的曾经是这样一串串词汇。因为在公众的观念里,没有合法婚姻的姑娘就生的孩子“见不得光”,因为等不到一个让公众认可的“名分”,她们一直隐忍着,含泪含痛隐藏在公众的视线之外。虽然法律给了她们的孩子和那些父母有婚姻的孩子一样的地位——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她们仍然无法堂而皇之。但是,在2005年度临近尾声的时候,三个与未婚妈妈有关的消息正在“改写历史”。那个名叫王纳文的未婚妈妈再度把孩子的父亲、前足球明星高峰告上法庭讨要孩子3岁之…  相似文献   
20.
冒牌博士刘志刚被判刑、“芙蓉姐姐”现象喧嚣一阵,使像他们一样的北京大学“游学生”(或边缘人)群体再度浮出水面。其实,从过去的“旁听生”、“偷听生”到今天的“边缘人”、“游学生”,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北大校园里学习和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情况也在变化之中。他们是谁?为什么游学?为什么选择北大,而不是一墙之隔的清华,或者别的学校?徜徉在北大边缘,他们的成败得失怎样评说?泪水与欢笑如何挥洒?本刊记者走进这个特殊的群落,听他们讲述了一个个游学故事;也走进北大人中间,听他们评说自己身边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