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36):22-23
一群无比痛恨应试教育的父母,唯恐通不过没天理的考试;一群无比钟爱自己孩子的家长,整天琢磨着怎样虐待孩子。这,就是中国。这,就是当下的中国——人人痛斥着体制的不公、名校的黑暗、教育的乖张、课本的老朽、师资的颟顸、"特长"的猫腻、拼爹的无耻……但只要一个声音高叫着:进来吧,  相似文献   
32.
苍蝇从良     
苍蝇也会从良。为什么不呢?在澳洲的夏天,你会发现澳洲人对待苍蝇的态度,就跟我们善待有益菌、宽容相互抄袭的谍战片一样。不止一个人告诉我,他们亲眼看见澳大利亚的苍蝇是撞死的——一只硕大的苍蝇在人面前显示自己的飞行技巧,在完成了一系列的高难度飞行动作后,  相似文献   
33.
非洲"保定村"传奇1998年,时任河北省保定市外贸局局长的刘建军在非洲考察时遇到这样一件事:保定有一大群人在赞比亚滞留,签证过期了。但当地人民不让他们走,他们自己也不想走。经过了解他明白了,原来滞留  相似文献   
34.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2,(17):124-124
我可不怕告诉人,我曾是个强迫症患者。大概在我10岁那年,我哥因肝癌去世。他才13岁左右,那时患癌症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故而他的去世引起邻里的高度恐慌,玩伴都疏远我,怕我也“带菌”,母亲怕我们再出意外,令我们进出都用“高锰酸钾浸液”消毒,那药水盛在瓦钵里,玫红色的,非常艳丽,但接触以后手指都泛黄,日子一久手背手掌都黄得跟腊肉似的。  相似文献   
35.
想念臭虫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2,(27):76-76
我很奇怪最近怎么会有点想念臭虫。我这里的“臭虫”没有隐喻,各位无需过度解读,就是结结实实的臭虫。曾和80后谈臭虫,后者表情就像听当年的达尔文谈一个新物种,“臭虫?”他嗫嚅着,“上海有臭虫?”看上去很是为上海不平。事实上,我们儿时,臭虫与我们共存的时间比蚊子还多,是大名鼎鼎的“四害之一”,无论虫格还是才艺都比蚊子高了个去。  相似文献   
36.
成帝不易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2,(29):76-76
汉成帝刘骜给人印象似乎名声不太好,一是重用外戚,几个舅舅都做了丞相;二是生活作风极成问题,著名的“掌上舞”主角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与成帝淫乱宫闱一直被列入艳史秽谈。然而,成帝在历史上并非被列入全色的昏君,而是“并不昏庸的昏君”,这种说法有点奇怪,至少是暗含着某种嘉许,原因和他保护言路有关。他做太子时的老师是著名大儒张禹,初元年间,张禹授太子《论语》,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汉成帝即位,征召张禹,赐爵关内侯,拜为丞相,封安昌侯。  相似文献   
37.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2,(32):72-73
<正>太多的上海人不到六七十岁决不会想到那个“老”字,而一旦进入老境,却又无所适从——“我们该去哪里?哪个地方养老最好”?当人们潮水一样走向老龄,当每三个上海人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时,“养老”就突然地成为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38.
如今已成过街老鼠的海洛因。7年前却是新闻报道的禁区。本文作者不畏艰险,千里暗访。写出报告文学《疯狂的海洛因》,第一次以全景式的场面披露毒品在我国过境扩散的现状。文章首载于1991年第一期《萌芽》,后经《南方周末》、《星岛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广为转载,产生巨大影响。并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因而荣获1991年度的“萌芽文学奖”,还被译成多种文字。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落后的陕甘地区一些吸毒和戒毒的瘾君子的真实情况,《劳动报》的著名记者和报告文学作家胡展奋孤身深入腹地,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调查,终于写出震聋发聩的名篇《焦灼的黄土地》……  相似文献   
40.
因为泰森居然被一名心脏病患者击倒,我那几天的心绪一直很沮丧。 这世界上真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我家毗邻遣送站,各有各的铁门和门卫。这一晚大概有大批盲流涌到,警笛一直号叫个不停。 大约晚上11点左右,人们发觉车棚的角落里不声不响的站着一个黑影,近看是个女人。 她面墙,一直保持一种木僵状态。经楼内负责治保的老太再三呵斥才嗫嚅地走到路灯下,恳求老头老太们让她在车棚内“站一晚”,明日早晨一定走,决不做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