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似乎是界于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和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领导体制。这种体制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也必须看到,如果我们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此有一个正确把握,就容易出现党政权限不清、职责不明、效率不高、关系不和等弊病。这也是为什么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经历了校长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的一元化领导、党委领导下的  相似文献   
32.
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内容包括实现中国人民的政治自由,它落实为构建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实践基础与文化价值迥异于西方,因而其运行的"路径依赖"也异质于西方.这种"路径依赖"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此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在内容上与西方的异质性.这种"路径依赖"的必然性内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精神匮缺民主传统,而不实行市场经济又难以构筑民主政治基础的现实.中国民众现代性素质薄弱,缺乏制度转型时的理性态度,而领导民主政治建设的权威需要合法性根据的现实,难以有效构建民主秩序.因而,民主治制的实际确立有赖于制度化、程序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33.
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从整体上看,是从自然价值本体论的角度展开理论路向的,因此从客观性的角度超越式地继承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说.但罗尔斯顿强调,我们在肯定自然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存在有赖于人类的感知与评价.由于人类是文化的动物,因此他是通过文化实践而认知并体验自然的,据此确定了人类具有最高的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并依据文化的尺度实行生态伦理.这就在事实上建构了人类主体性的“大地美德”.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顿学说的本质是“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  相似文献   
34.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观"从批判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非理性运用入手,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的反生态性,并据此提出了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解决对策。这主要包括:其一,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源头境遇上的反生态性,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不仅是物质资料生产,而且涵纳"生态生产"。其二,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形态上的反生态性,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强调,劳动生产的目的不是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其三,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机制上的反生态性,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强调,应采用"混合型"的经济模式来发展生态生产。其四,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后果上的反生态性,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强调,应在分清生态责任的前提下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观"对中国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5.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之间的差异耐人寻味,双方在价值旨趣上虽然都强调“社会契约”对个性价值——自由、平等、财产、安全等“自然权利”的保护,但在具体路向上却各趋一途。在洛克看来,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是一种历史进步,因此,人们订立“社会契约”有利于每个人在公共权力的庇佑下获得更大发展;最好的国家是能保障个人“自然权利”的政治制度,这当然非“人民主权”的民主政体莫属。而依据卢梭的视角,人类由“自然状态”迈向“社会状态”意味着人的“社会——理性”异化,所以人们订立“社会契约”的目的在于解决异化问题;最好的国家是符合社会“公意”并克服“众意”(人们出于私心而杂合的异化理性)的民主制度,只有它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人民主权”国家。卢棱的学说强调克服“社会——理  相似文献   
36.
胡建 《理论学刊》2005,1(6):52-56
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其思想奠基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就由鲁迅完成.鲁迅用"立人"的取向超越了当时社会改造的思想高峰--"制度决定论"、"人是国家的工具"和"个人乃完全自足的纯粹自性",肯定了个性的价值在于它既是社会国家的目的,又是历史演进的现实载体与动力主体.  相似文献   
37.
全球政治文明演进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 《理论探讨》2006,1(1):25-28
“民主”治制已成为全球化形势下政治文明的合规律选择,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除更彻底的民主诉求外,在总趋势上与全球政治文明的取向并无二致。中国处在世界历史的格局中,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此决定了其政治文明的路向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鉴于中国政治特有的民族特色,作者倡言以“党员话语权平等”作为政治改革的可操作的突破口,由此能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扩延。  相似文献   
38.
民营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民营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实践的互动机制,总结地方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与机制,2006年6月2日-3日,浙江行政学院同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联合发起召开了“民营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浙江行政管理学会和浙江省“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30多家行政学院和普通高校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现将会议研讨情况综述如下:一、地方政府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会学者认为,民营经济是符…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神经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制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然后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2 h,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1,3 d,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脑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脑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细胞和P5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抑制P53蛋白的表达是脑络欣通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精神的人 ,人的需要结构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一种与这个历史时代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正是这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决定着这个时代中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决定着他对特定生活方式所做出的选择。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看 ,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表现为一个从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对私人物品的需要占主导地位到对精神生活需要和对公共物品的需要占主导地位转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为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立科学的方法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