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104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当代,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新兴经济、文化产业为基础的社会条件下,青年,不仅仅代表着未来和希望,也越来越多地代表着我们所面对着的现实。——在当今许多朝阳产业中,青年已经成为骨干力量,占据主体性地位。网络信息、广告设计、证券投资、节目主持、律师业务、项目企划……这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对于许多中老年来说,它们是一些陌生的领域,与他们熟悉的行业之间有着较大的距离。而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些产业发展成熟的过程,是与他们自己的成长同步的过程。仿佛在不经意之间,他们就成了本行业中的骨干和行家。  相似文献   
42.
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会议不仅提出了"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现代化奋斗目标,而且论证了中国的"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构建了全面发展的中国"现代化社会"的蓝图,指明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道路和重要政策,初步回答了中国怎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43.
袋中人吕后     
在她新寡的时候,匈奴史上最伟大的单于专程写信来调戏她。她并不算美,甚至不算年轻。之前人们叫她吕雉,“雉”是“野鸡”的意思,野鸡的寓意符合她乡下女人的身份,直到她嫁给刘邦。  相似文献   
44.
(一) 上海市青年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上海市的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次会议准确把握住了现实的青年社会的新动向,把握住了现实的青年社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的新变化。这些新动向和新变化就是: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新兴经济、文化产业为基础的社会条件下,青年,  相似文献   
45.
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青年越来越体现出"开放"的特质。这与30年改革开放为当代青年创造了开放的环境和土壤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当代青年身上存在着的一些不够"开放"的问题,也有待于社会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促进当代青年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6.
方孜行 《工会博览》2004,(20):71-72
我完整地保存五十年前——1954年度的个人收支情况明细账,现将它扼要介绍给大家,想来该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儿。  相似文献   
47.
行龙 《前进》2005,(7):7-9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整整一个甲子的6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雪洗近代中国总是败于日本的耻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历史不该忘记,也不会忘记,在国土沦陷、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了一个个抗日民主根据地,胜利地进行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48.
四个“同宗兄弟”在各立门户46年后,又带着枝繁叶茂的子系,在高教体制改革的土壤上;合抱成中国第一大树  相似文献   
49.
本人是于1966年2月,从北京金星金笔厂调至 北京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直至退休的,而北 京金星金笔厂则主要是由北京绿宝金笔厂与其合并后发展壮大起来的,我是原北京绿宝金笔厂笔尖车间的工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从我进厂学徒到今天,眨眼间已过去半个世纪有余。然而,实行公私合营前后的绿宝金笔厂的许多事情,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