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9岁的北大教授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895年人私塾,熟读四书五经。1907年夏考入刚刚创办的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夏毕业,同年底东渡日本留学。从1920年7月起,李大钊担任北大教授,兼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职务。他为北大史学系学生开设“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等课,在经济系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课,在法律系开设“社会主义”课。同年9月,又与人在政治系举办“现代政治讲座”,还开设“唯物史观研究”。  相似文献   
32.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位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他当时与湖北籍的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会,那年他31岁。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湖南籍人氏李达。李达因个人书生意气,曾两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1920年夏入党,1923年秋退党;第二次是1949年12月入党,1966年8月25日,在李达去世的第二天,李达被党组织开除出党。第三次入党是在李达去世14年后的1980年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中共湖北省委的决定,为李达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33.
苗体君 《党史博采》2009,(11):49-53
韦拔群(1894.2.6)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他与毛泽东、彭湃被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大农民运动的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韦拔群是个好同志,我过去搞农运,有些东西还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同时韦拔群还是百色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曾经与邓小平并肩作战在百色这片土地上,二人面对面在一起时,邓小平亲切地称韦拔群为"拔哥",韦拔群牺牲后多年,邓小平称赞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今年是韦拔群诞辰115周年,也是白色起义80周年纪念,让我们重温历史,揭开发生在韦拔群身上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34.
1925年6月23日“沙基惨案”中幸免于难 1924年9月初,周恩来奉党中央的命令从欧洲回到广州,10月被派往新组建的中共广东区委,任区委委员兼宣传部长,随后又到国民党黄埔军校任教官,11月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当时周恩来只有26岁,却深受广大军校师生的敬重,军校的党代表廖仲凯曾在家中对他16岁的儿子廖承志介绍说:“他就是共产党的大将周恩来。”黄埔一期的学生胡宗南,在没有考入黄埔军校前在他的老家浙江以“狂生”著称,天底下几乎没有人能让胡宗南看得起的,但自认识周恩  相似文献   
35.
<正>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井冈山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6.
苗体君 《各界》2010,(6):80-83
艾思奇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大众哲学》。于1936年1月出版,不到5个月就连续出了四版j10多年中创下了连续32版的奇迹。毛泽东对他有极高的评价,“老艾同志不是天下第一好人,也是天下第二好人。”让我们揭开他神秘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艾思奇。  相似文献   
37.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其主要成员是一批知识分子,总书记陈独秀曾在北大担任文科学长的职务,李大钊曾是北大图书馆馆长,张国焘是北大的学生,周恩来是南开学校的学生后又留法勤工俭学。1927年“四·一二”政变及“七·一五”政变后,蒋汪合流共同屠杀中共,危急时刻共产国际开始着手改造中共,1927年7月中旬,把原中共中央政治局由11人缩小至5人。1927年八七会议上,共产国际又照搬苏联成功的经验,吸收工人进中共最高决策层,会议成立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中吸收了工人代表向忠发、顾顺章等人,1928年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38.
1906年1月,古柏出生在江西省寻乌县篁乡(今寻乌晨光镇)塘背村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古光明是一位乡村私塾先生。因为家境贫寒,古柏很小就被送进外祖父家寄养,他的外祖父名叫梅洪馨,是寻乌大田乡的一个大地主。因为古柏天资聪慧,从小就深得外祖父的喜爱。外祖父让这位外孙和他的几个孙子一起进人位于寻乌县城的新式小学堂爱群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古柏厌恶表兄弟们身上的那种纨绔子弟的习气,而对学堂里那些节衣缩食、勤奋学习的穷学生,则极为亲近。  相似文献   
39.
目前,经济不发达国家占了世界民族国家的大多数。社会生产力落后,区域发展不均衡,在某些地区生存与发展仍是主要问题;教育和科技相对落后,使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素质跟不上现代世界所要求的民主素质;国家和民众虽有民主信念但缺乏民主传统和民主经验;有关政治理论研究不发达,使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缺乏理论指导,上述构成了经济不发达国家推进民主进程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40.
1874年4月22日,吴佩孚出生于山东渤海之滨的古城蓬莱。6岁时吴佩孚入私塾求学,不幸的是不久其父便死了,靠其兄开的烟馆维持学业。23岁时考中了山东第87名秀才,而后虽挑灯夜读,但两次秋闱均名落孙山,偏偏此时又因酒后打了当地县城电报局长的贵戚,县太爷一道令牌下来捉拿吴佩孚,吴佩孚最终流落北京街头,以卖字占卦为生,从此也绝了他的科举之路。为生活所迫去投军,开始了他不寻常的军旅生涯。当时具有秀才身份当兵的很少,这也为吴佩孚奠定了飞黄腾达的基础。接下来便是镇压“二次革命”,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