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守信利民有着坚实的法理基础.地方政府信用缺失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侵蚀着政府的合法性.在影响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众多因素中,地方政府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是造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法律中涉及政府信用的原则主要是人民监督、依法行政、政府赔偿和信息公开,而这些法律制度远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地方政府信用建设.因此,本文在分析政府信用内涵及其法理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即地方政府信用征信法律体系、地方政府信用评估法律体系、地方政府信用监管法律体系和地方政府信用惩罚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2.
<正>民营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促进共同富裕,民营企业不仅不能缺位,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这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党赋予民营企业的光荣使命,也是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3.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更是其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支撑,一个大国可以在某个领域内取得突破,一个小国也可以达到全面富裕,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真正成为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34.
35.
36.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这一阶层的发展壮大,他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日渐关注,政治诉求和参与热情日趋增强。如何评价和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水平,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水平测评体系的构  相似文献   
37.
缺乏规范的、严谨的研究方法,已成为制约我国公共管理学术研究质量的提升和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公共管理学恢复重建、萌芽和成长三个阶段各随机抽取了300篇(实际选取共858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经历了从演绎到归纳、从理论到实证、从定性到定量,研究规范性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数据分析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统计变量从单元到多元,统计手段从手工到信息化的演进过程。公共管理研究者能力的提升、研究数据可获得性提高、研究主题的深化、学术交流的增多和研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演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中国省级行政区域行政支出与行政成本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2008年期间,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支出增长速度均超过了GDP、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29个省级行政区域行政成本可划分为五大集团,行政成本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7个省级行政区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2个省级行政区域。解决居高不下的省级行政区域行政成本问题应把行政成本作为控制性指标列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强化政府成本的责任机制;引入企业成本核算机制,健全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加快透明政府建设,让每个官员和公务员接受公众的监督;公众参与事关官员利益的行政事务改革,形成政府与公众讨价还价的博弈机制;增强财政预算的刚性约束,强化预算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3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放权"则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浙江省于2005年在绍兴展开"强镇扩权"试点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放权改革提供了示范效应。现实和制度困境阻碍了"强镇扩权"改革的继续深入,必须及时破解强镇扩权的法律缺失、权力异化、权力运行低效等现实困境,全面推进放权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40.
信任危机是最深刻的危机,如何提升政府信用水平,重塑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对信用与信任两个概念进行严格区分,并对政府信用内涵进行清晰界定之后,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文章提出了公务员素质、政府能力、制度环境及信用文化对地方政府信用影响的四个假设,进而构建了地方政府信用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在对我国116个县级行政区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首次定量考察了公务员素质、政府能力、制度环境及信用文化四个变量对作为公共主体的地方政府的信用水平的影响强度、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对地方政府信用的影响最强,影响路径最为复杂。信用文化、政府能力、公务员素质对政府信用的影响依次减弱,且公务员素质只能通过政府能力间接影响政府信用。因此,在信用政府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优化地方制度环境并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同时也要积极提高政府能力和公务员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