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的深刻体现,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当前,金融部门资金空转与实体部门积累不足并存、金融供给与实体需求错配、金融市场功能弱化等问题阻碍了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金融市场相较于发达国家仍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通过总结归纳不同金融模式下主要国家服务实体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分别就金融部门、实体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的合力、协同发展提出可行路径,以期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全球正在推动的新能源变革本质上是第四次产业革命,哪一个国家能迅速占领全球产业制高点,取决于对新一代能源体系如何设计。新一代能源体系应具备经济高效、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运转的特点。中国新一代能源体系能否具备这些特点,关键是在十二五时期要从国家战略调高度作好四网一图的前期基础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联系为基轴,对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内涵、生成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建议市场各方警惕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提出或在业内实际采取构建预警机制、建立风险备付金、限制提前赎回、设置投资期限等对策措施,对资金给予约束管理,多方共控,防止该风险"恣意妄为"。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要求,本文从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归纳总结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构建中的经验与教训,剖析当前我国军民融合资金支持体系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为目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3456"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即实施"三步走"策略、培育四大主体、拓宽五大渠道、完善六大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经济韧性与城市经济韧性的内涵,本研究梳理了城市经济韧性的测度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几大因素,提出了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所需要做好的几项经济金融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政策环境、社会资本、金融发展都是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因素。中国各个城市应当进一步加强建设“韧性城市”的前瞻意识,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各地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以及引导金融业更好助力城市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治理问题应运而生。在我国,金融数据正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金融数据治理问题成为新时代金融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金融数据治理的内涵与必要性,梳理并总结了有关金融数据治理的国外经验、综合论述了国内金融机构数据治理的实践成果,分析了我国所面临的金融数据治理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未来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董小君 《人民论坛》2012,(24):46-47
历次美元升值都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灾难性的打击。新兴经济体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繁荣时候是个"印钞机",危机时候是个"提款机"美元是观察全球金融风险的风向标,1971年尼克松政府的财长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资产质量、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5个核心指标对中国银行业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发现从微观审慎指标看,银行金融机构运行非常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系统不存在风险。可以说,中国银行风险被微观稳定运行所掩盖,潜在的宏观系统性风险巨大。从宏观审慎方面分析,未来5年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两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即融资平台不良贷款和房地产不良贷款的风险。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教训是,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防范,还必须从系统性角度防范金融风险,而宏观审慎政策正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良药。  相似文献   
19.
董小君 《理论探索》2020,(3):96-101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全新研判,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双重视角,可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特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体体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路径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处理好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实现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处理好本国与他国的关系,构建全面开放体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重构收入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20.
董小君 《理论参考》2008,(11):47-48
在这场华尔街金融风暴中,中国经济尽管在亚洲区内最被看好,但中国实体经济已出现明显的衰退趋势。中国实体经济能否走好。取决于决策层能否及时构建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