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平”缺失与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一项有失"公平"的"非帕累托改进",根据福利经济学"补偿准则","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理应获得补偿.本文将从生态补偿的合理性、责任主体、利益相关者责任机制、补偿途径、补偿量等方面,全面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2.
数字经济企业在不设置物理常设机构的情况下,突破边界的限制开展线上业务,使传统的国际税收规则面临挑战。OECD通过“双支柱”方案研究数字税,以促进税收管辖权的公平分配。以欧盟为代表的部分经济体在单边层面研究并执行税收措施,这将会使全球部分大型科技公司受到影响。中国可采取相应措施:依托G20及OECD等国际组织平台,在国际税收规则制定中发声,保障我国数字税收权益;通过研究各经济体的国内数字税制,设立符合数字经济特点的增值税,落实消费地征税规则;完善国内所得税制度,并推进税收征管改革。  相似文献   
23.
当前,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非法金融风险等地方正式与非正式金融风险交织,源头多元、结构复杂、外溢性强,大数据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使得破解地方金融风险治理难题成为可能。本文从主体多元、系统协同、组织协同及规则协同四个角度系统分析了基于大数据的地方金融风险协同治理的基本框架,剖析了地方金融风险大数据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据此,从实质参与、实质行动、共享动机、联合保障角度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地方金融风险协同治理机制,以期提升地方金融风险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