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4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在我国新时期关于发展理论的研究中,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或综合性是一种普遍的观点。这种观点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种倾向性,即有意或无意地贬低经济增长的意义,把它仅仅当作发展的诸多方面之中的一个普通方面,甚至是一个次要方面,直到把经济增长同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譬如,所谓“有增长无发展”的论点,就是将经济增长摒除于发展之外,似乎经济增长本身不是发展,只有当经济增长同社会公平、政治民主等等联系起来的时候,才可称之为发展。这种认识,就有失偏颇了。关于经济增长概念的内涵,我国经济学界是有共识的…  相似文献   
72.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理论中具有根本性的观点。然而,直到今天,人们对这个标准在某些问题上的认识仍不一致,需要予以讨论。这里,谈谈我的理解。一、“三个有利于”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有些同志仅仅把“三个有利于”标准当作一个普通的观点,没有上升到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十分不够的。“三个有利于”标准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观点和方法,可以将其基本立场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历史、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彻底唯物主义立…  相似文献   
73.
董德刚在2007年10月8日的《北京日报》上著文《当代中国的十大观念变革》说,长期以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思想理论障碍,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公有制和私有制、阶级和阶层特别是对待马克恩主义的许多简单、片面、似是而非的观念。这些观念,有的已经改变;有的正在悄然改变;有的正在引起人们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我们在这些观念上实现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74.
董德刚 《理论参考》2009,(11):12-15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普遍真理中包含普适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厉,就是把当代世界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目化,就应当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自觉探索和努力践行当代世界的普遍其理特别是普适价值。  相似文献   
75.
1991年7月28日至8月2日,全国第三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研讨会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经济开发区举行。全国各地有关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党政干部共182人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研究哲学应用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些同志指出,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问题,是三方面的需要:首先,这是时代的呼唤。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  相似文献   
7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推动我们进行新的思想解放和实践创新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77.
从当代中国视角看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脉"是什么、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新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等四个问题,作者给出了简要回答。  相似文献   
78.
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定位已经有两次,回顾和总结这两次定位的经验教训,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定位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我们认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表述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79.
1991年1月7日至8日,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召开了“当前哲学研究中的迫切问题研 讨会”。首都著名哲学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求是》杂志理论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学者共80多人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问题 一些同志认为,1989年以来,接连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震荡和我国的政治风波,西  相似文献   
80.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破除了长期束缚我们的一系列错误观念,进一步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三个根本性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创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有人问:与时俱进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理论品质?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一切科学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它们就同客观实际不相符合,就不成其为科学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